所謂“魔藏”,是上古一些魔門散修。在坐化或者飛升之前,將自身終生所學錄成典籍留在一件隨身攜帶的寶貝內,再任由其在地底幽河中漂遊,隻等有緣來取。
古易也從典籍中了解到,名山大川之中,上古仙人洞府也有很多,所以此事倒也不是如何稀奇。
抓住了一隻練氣期的鬼物向其問清楚了‘凕滄穀’的所在地之後,水煞迅速的帶著古易朝著‘凕滄穀’方向急遁而去。
連續飛遁了兩日之後,終於趕到了‘凕滄穀’所在。
隻見在水底的一處方圓數百丈的平坦之地內,一處巨大的凹陷之地顯現而出。
凹陷之地密密麻麻的鋪滿了各種妖獸的屍骨。
一陣陣激流蕩起,帶起了一片片屍骨,顯得異常的蕭索。
還有一日時間,古易尋了一處隱蔽的水草之內開始調息了起來。
數個時辰後,數到道黑霧從遠方飄射了過來,化為三道人影顯現了出來。
同時三道金光也是接踵而至。
分別是三隻練氣巔峰的鬼物和三隻練氣巔峰的水底妖獸。
古易撥開水草偷看了一眼,三隻鬼物分別為隻有一顆碩大頭顱、青麵獠牙的大頭鬼,一隻全身散發幽黑光芒、手握一把鋼刀的人形骷髏,還有一隻則是一具全身長滿綠毛的僵屍。
三隻妖獸分別為一隻為一條手持一把利劍、魚頭人身的怪物,一隻蝦頭人身手持鋼刀的蝦精和一頭半人高全身留著綠色膿液的巨大蛤蟆。
突然蛤蟆兩隻鼓起來的雙眼似有意無意的朝著古易所在的水草處看了一眼,而後滴溜溜的一轉,又瞄向了遠方。
三隻鬼物和三隻妖獸分別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團體。
數息之後,又是“唰唰唰”從遠處飛來三道光芒,一前二後的落入了凹地之中,古易定睛一看,分明是三位人類修士。
領前的是一位身穿白袍、背負一把長劍的年輕修士,其後的二人則是一位身穿黑道衣手拿浮塵的道士和一位嬌俏狐媚的少婦。
白袍年輕修士和狐媚少婦似乎隻有練氣九層的修為,而黑衣道士則是練氣巔峰修為。
不過三人明顯不是一個團體,似乎黑衣道士和狐媚少婦聚集在一起,而年輕修士則一個人獨立的站立在了一旁。
“草叢後的朋友,既然早來了為何不出來一見?”隻見黑衣道士一臉慎重的朝著古易所在的草叢方向報了一拳。
此時三隻妖獸與三隻鬼物也同時朝著草叢看了過來。
“見過幾位道友,在下姓古,還未請教三位道友。”被發現的古易不得不從草叢中一抱拳的跳了出來。
“哈哈,好說,在下苗光風,這二位分別是鬥崇亮道友和苟蝶嬌道友。”
古易也向其他二人分別報了一拳。
見隻是一個練氣五層的小子,狐媚少婦則扭過頭,一臉的不屑。
而白袍年輕修士則詫異的看了一眼古易,眼中閃動著異樣的光芒。
“古道友真是好手段,以練氣五層的修為也能取得‘幽府令’。”黑衣道士似乎對古易的修為有些驚疑。
“不敢,不敢,運氣而已。”古易則打了一哈哈。
隨後幾個人類修士又聚集在了一起。然而似乎也各有防備,各自默默的打坐調息了起來。
而三隻鬼物和三隻妖獸則對古易的出現似乎沒有任何的興趣,隻是默默的呆在原地,似乎等待著幽府的出現。
數個時辰之後,忽見遠處有一溜金光降下,隻見前方緩緩飄來一座四四方方,十丈高下的飛樓,這閣樓通體散發著金色光芒,屋脊上攀著許多不知名的凶獸刻像,形貌猙獰凶猛,宛如活物,雖然在這裏過了不知多少年月,卻仍舊散發出一股嗜血氣息,此樓共分四層,有門無窗,在幽氣中飄蕩時,顯得無比孤寂。
古易看得清楚,這座飛樓門洞大開,竟是毫不設防,甚至他可以看到那靠牆木架上擱置的書冊金器,而在一層正中,有一層樓梯,曲曲折折的通上了二層。
閣樓大門上方還刻有一塊牌匾,上麵篆文龍飛鳳舞的刻了幾個巨大的文字。但是古易卻是不認得,和他知道的所有文字,都有所不同。
眼見這魔藏近在咫尺,眾人心中激動,忽然從飛樓之上發出一陣強烈的光芒,籠罩在眾人身上,頓時古易感覺儲物袋中的幽府令突然自行飛了出來。
緊接著抬頭一看,隻見十道金芒從眾人身體內發出,彙聚到飛樓之上。緊接著一陣光華閃過,眾人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