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曆四十六年,正月初二,宛城縣衙。
念蒼生在新年剛開始之際,第一次招來諸位官員議政,想來確實是欲有一番作為。宛城雖小,但能造福這七八萬百姓,還是多多少少使自己得抱負有地方施展的。各人尋得位置作下,等念蒼生發話。
念蒼生轉向縣丞劉遠才,問道:“劉大人,不知宛城現在財政如何?”
劉遠才上前道:“起稟大人,當日蜀軍來犯,購置打造武器裝備,花了十萬兩,撫恤傷亡將士家庭,花了近十萬兩,獎賞守城軍民約花費了一萬五千兩,為貧困家庭送上過年物資以及大年三十放煙花,合計去了兩萬兩左右,宛城原有庫銀三十萬兩,現如今隻剩七萬兩不到。”
念蒼生道:“昨日我到城牆上看望士兵,發現多處城牆已經失修,若有敵軍再犯,守城實是艱難,如若修那城牆,需要花費幾何?”
劉遠才略一沉思,回道:“需要十萬兩白銀上下!”
念蒼生聽了,自是一驚,看來宛城財政頗不容樂觀,不由得眉頭皺起。
主簿王正銘道:“大人,可需要起奏朝廷,下撥援款?”
念蒼生搖搖頭道:“不可。朝廷現今戰事不斷,軍費龐大,稅賦一加再加,如若再增加朝廷壓力,這壓力最後還是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的。”
諸位大人見他想的深遠,時刻不忘老百姓,心中越發欽佩他的為人。
念蒼生道:“唯今之際,縣衙行政開支、守軍用度,盡量節流,能省的就省著,城牆能修多少就修多少!諸位大人回去想想,看看有何生財之道。”
眾人皆都麵麵相覷,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法子,卻聽念蒼生又道:“對了,五千守軍,人數畢竟太少,萬一有個不測,守城實在困難。李大人負責張貼征兵告示,補充一下兵力。守城時收購打造的裝備應該還夠用。同時舉辦個軍中比武大賽吧,選些較厲害的暫且充當軍中領導,上次守城,蒼生實在無將可用啊!李大人接下來要多抓緊時間操練,守城之戰,士兵們雖說勇猛,但畢竟缺乏鍛煉,是萬萬不能持久的。”李勇忙點頭不已。
念蒼生麵色沉峻,本還有很多話想說,都是關於自己想推行的新政令,但是一想到捉襟見肘的財政,心中也是無可奈何。原來為官這般艱難,難道自己連這個小縣宛城都治理不好?一縣不治何以平天下?
眾人見縣令大人憂心忡忡,也是無可奈何,良久無語。縣衙之內一片平靜,眾官做著,頗有點尷尬。許久,念蒼生回過神來,看見五位大人都在看著自己,惴惴不已,便失笑道:“本官糊塗了,讓各位幹坐著。你們先回去吧,讓本官回去好好想想!”
念蒼生轉回內衙,仍是低頭沉思,卻沒有注意前方,撞到了一個柔軟的物事,抬頭一看,卻是林夕,再一想,頓時紅起臉來,道:“林姑娘,對、對不起,蒼生實在無心!”
林夕被他撞著胸前雙峰,也是尷尬,心如觸電,臉如火燒,泛滿紅霞,不知如何回答,時間似乎停止了流動。林夕想起自己初遇念蒼生,在那路邊亭中的尷尬之事,心中驚、喜、羞之感一一湧了出來,失神不已。
“林姑娘,你還好吧?蒼生向你賠罪了。”念蒼生終於打破僵局道。
林夕聞言,回過神來,回道;“沒、沒關係!”聲音輕如細蚊。慢慢平複心中的波瀾,問道:“蒼生似乎再思考什麼難題!”
念蒼生當下便將剛才縣衙議事,諸般困難都說了出來,邊說邊不斷搖頭歎氣,心情有點煩悶。林夕見了,心中也替他擔心,但是一下子委實又想不出什麼解決之道,隻能說些安慰話,叫念蒼生寬心。
念蒼生仍是歎氣,低下頭去,正欲離去,林夕忽然想起什麼,道:“蒼生所煩之事,在一‘錢’字而已,何不找城中商賈先借上一借?至於築城之事,想如今已蒼生在宛城的威望,發動民力,修段城牆還是不難得。”
念蒼生卻沒有仔細考慮林夕後麵的話,聽她前半段話,卻是心中一亮。自退敵之後,城中眾多大商賈紛紛派人到縣衙請自己到他們府上做客,但是自己一來走訪傷亡將士家庭比較忙,一來不想與這些商人走的太近,怕惹來諸多非議,讓百姓疏遠,便全部都拒了。想來這回向他們借點錢,該是不難,當下心情稍微放寬,對林夕道:“多謝林姑娘,又解了我一難題,蒼生真的不知何以為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