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還幹個什麼勁!倉庫的兩個小姑娘比我走的早,一個是家裏給她找了另一個工作,一個是回家繼承父業。
還有一個負責給庫房開票據的姑娘,和我同一天辭職。你辭職了壓你的工資你還不能馬上拿走,隻能等下個月發工資的時候來找經理簽字才能給你。
就在我辭職一年之後,其他的醫藥公司打算成立一個藥品聯盟,就是幾家合並成一家全市開藥店,或者是給醫院供應藥品。其中四家達成了協議,組成了一個大的公司。而我原來在的醫藥公司經理覺得合並後自己的權利小了,自己能說算的地方少了,就沒有參加這個聯盟。
聯合起來的力量畢竟比自己單打獨鬥要強大很多,最後在努力維持了一年之後,他隻好宣布公司維持不下去了,給每個人結算了工資。那時候沒有N+1一說,能拿到工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好的事情了。
事情往往都不會走到死胡同,這個時候事情來了轉機,其他城市的一個大的醫藥公司出現將經理的公司收購了,並把公司裏原來的員工一同留了下來。
我向前同事打聽經理最後的去向,他們說不知道,就是知道公司賣了的那天,晚上經理請他們吃了頓飯,本來吃飯沒什麼事,結果酒喝多了他就開始數落人,將公司的經營不善怪到別人的頭上。飯最終是不歡而散了。
同事他們到了新的公司,搬了新的地址。這期間我去過一次,主要是給家裏人拿藥,我一個姐夫有胃潰瘍需要奧美拉唑膠囊,要是在藥店買價格就比較貴,而我從同事手裏拿的藥可以說是打了六折,省了不少錢。
平時偶爾還和前同事聯係,最後也漸漸的不聯係了。
說說四家聯盟的醫藥公司,他們組合成了聯盟實力更強了,原來公司的老總達成協議每個人各管一攤事務。
就這樣他們組合而來的醫藥公司開始在全市開藥店的腳步,每個小區都有一家他們開的藥店,甚至是一條從東到西,竟然有他們三家藥店。他們的藥店迅速的擠占了市場,占據了這個城市藥店的大部分銷量,醫院門口的藥店就針對性的賣藥。小區門口的藥店麵對居民。
店麵越來越多就這樣,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賣的藥價格比起其他的藥店同種藥品要貴一些,一開始沒什麼感覺。後來另一個連鎖的藥店也開了起來,一對比價格就知道他們賣貴了。
現在這個連鎖的藥店在本市的名聲並不好,買藥能避免去他那買盡量的不去,我都會選擇另一家連鎖的,後者是去小區的診所。
有個說法就是這個城市都快成了藥店的城市,老百姓的生活仿佛被他們綁架了一樣,其實他們要是價格合理,老百姓還是很願意給他們說好話,給他們宣傳的。
賣藥價格貴,進門就給你推銷貴的藥,你想買的價格便宜的藥轉眼幾天店裏就不賣了,換了貴的。
這個情況可能很多城市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