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 聽加工部經理說加工…(2 / 3)

辛洪利說:“籃鑽星球上,已經有很久很久了,法律一直規定不準生產塑料日用製品呢,像塑料袋,我都隻能從聽你們說的來估計是個啥樣兒,籃鑽星球上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包裝和日用,都是用可降解紙袋和竹籃藤篼,當然,竹藤製品主要靠手工編織,確實沒有利潤,但星球聯邦政府給農工貿公司的加工企業免了稅,是明文要求各農工貿公司必須生產一到兩種沒利可圖的傳統工藝產品,以成本價提供給社會,一來配合環保,二來傳承手工藝呢。”

淩雲聽明白了,說:“辛叔叔,是不是這樣的呢?從環保和工藝傳承的目的考慮,星球聯邦政府站在全球一盤棋的角度,統籌考慮,利用稅收的杠杆,再結合法律的約束,估計還有道德風尚的引導,促成全星球流行使用藤竹製品和簡樸包裝產品呢?”

辛洪利說:“藍鑽星球就是這個考慮,這樣也就大大減少了生活垃圾了呢!”

蘇珊說:“還真別說,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要是提個價格很貴的竹籃或藤篼去上農貿市場,去招搖過街,還真不好意思呢,別人會認為是土包子,但用不值錢的塑料口袋裝東西,反而很自然的!”

“什麼怪風俗啊?”辛洪利很不解,說,“不管怎麼說,我們的竹編廠,雖然有點兒產值,沒有利潤,但我們的竹編廠員工,工資待遇卻是和其他高利潤工廠是一樣的,所以從來沒有人覺得自己的工作,就低人一頭了。”

淩雲說:“這就叫,從宏觀說,政府用稅收來平衡,從微觀說,企業用內部待遇來平衡!這麼看來,還隻有集體經濟,才是優質經濟啊!”

辛洪利說:“還真是這樣的呢,藍鑽星球上也有私營工廠、農場和其他行業,針對這類行業,政府同樣也給私營企業稅收優惠啊,但私營其也還是不會做無利產品的,因為稅收上那點兒優惠,他還是覺得賺得很少,不劃算,也就不會去做。但我們集體大企業,就能於無影無形之中就在內部消化了,所以,但凡竹編一類產品,都是出自集體企業或公營企業呢!”

鍾晴就問:“那麼,辛叔叔您這一塊,其他各工廠的利潤怎樣呢?”

辛洪利說:“這得從我們公司的性質說起。藍鑽星球上,但凡我們這類以農為主的農工貿公司,千年以來,星球聯邦政府對於最廣大的農村地區的著眼點,就是既要向全社會提供優質的農產品,又要確保更多的務農人群充分就業,還要確保務農人群與其他務工經商的人群完全平等,但是,總不可能全都由政府來兜底吧?但農產品這東西,不管你怎麼幹,都沒法產出高附加值,務農的就會越務農,人越窮,那麼,就必須要保護務農人員的待遇和福利與所有行業總體持平,那麼,單靠務農就不行了,不搞集約化大農業就更不行了,於是,就采取通過挖掘農村潛力,養雞生蛋再孵雞,用大機耕大農業方式,把數量最多的務農者抽出身來,從事與農業配套的產業,激發每個農業經營體的內部造血能力,就做到了無須政府兜底,就能讓務農者創造出能夠保障優厚待遇的附加值來。

“像我們公司,用的土地是全星球的資源,每年隻需要象征性地上繳幾萬元資源使用稅,但我們隻用了四十來個專人,就把要一千多人力才能幹的農活兒給幹了,把更多人從農耕地裏騰出來,就辦了你們這些天看到的各種養殖場。

“要知道,養殖場絕對比種田利潤大,但那還不算,像我們部,再把農耕部和養殖部的初次產成品拿過來,做成深加工產品,就又一次形成比種植養殖更高的附加值。我們有專業人才啊,就又辦了兩個附加值更高的電扇廠和水泵廠,而這兩個廠,就又和農耕部一樣幾十個人就幹完了一千多人的活兒,這兩個廠,也是十幾個人就比幾百上千人還強,利潤就更高了!而政府不收我們的生產環節稅,也就等於政府用這筆稅收來彌補了因涉農而產生的虧空缺口,農工貿公司的收支,也就能和工業商業公司那樣大致差不多了。這麼說吧,政府不收我們的生產環節稅,我們的利潤就是很高的,要不,我們的所有員工,怎麼可能和城裏的企業員工一樣高收入呢?”

鍾晴問:“那麼,辛叔叔,嶽姐說過,咱們加工部的產值,占全公司總產值的三分之二還強,真的是嗎?”

“是真的,”辛洪利說,“全公司農耕和養殖的總產值,約一點八億到一點九億,我這一塊,產值就在五點六億到五點七億,所有產值加在一起,在七點四、五億之間,我們就有五點六億到五點七億,肯定是占三分之二還強呢。你們想啊,就算農畜產品免稅,隻收我們工業產品的稅,那我們每年還不要交一億幾千萬的稅?那就全部把全公司全年的工資獎金和股紅都給交了稅了,全公司所有在職的員工,也就會像你們地球上的農民一樣,所有的人工,就隻能能換來兩季糧食收成,沒有分文工資了,要想用錢,就得賣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