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車,小夥伴們就先去銀行取了現金,然後就特意去逛各類自由市場。
小夥伴們一出車站,就是正街,什麼銀行、商店、超市、理發、書屋、餐館、酒樓、賓館等等必須在門店或樓上營業的商業,全都在這一段正街上。
這裏的自由市場,是要走過了一段正街,從正街的中段分開,呈十字往兩邊分別伸出一條岔街,就是自由市場。說是岔街,其實是寬闊的馬路走道兩邊的集市式市場。
一邊的岔街,兩邊全是布局得很規範的農貿市場。
另一邊的岔街,全是擺小攤的自由市場,但卻不是露天賣貨,而是一排一排的棚子,棚子之間的行人道是露天的,但買貨的賣貨的,全都在棚子裏,下雨天也不影響趕集,讓人覺得特別人性化。
小夥伴們走馬觀花地逛了一下街邊底樓的門店,一走到岔街口,就信步拐進了一側岔街的農貿市場。
因為小夥伴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道欲觀察民俗民風,就要走自由市場來看,要是在商店裏,人家老板也好,導購也好,會讓你受不了那種客氣而熱情的禮遇,是看不出什麼真實民俗民風的。
剛來時聽蘇姐呂姐她們說,清溪下轄十六個農工貿公司,每個農工貿公司一千七八到三千人不等,總人口共約三萬多人,也就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個偏大的鄉鎮,地球上像這樣規模的鄉鎮,隻有年前年後,逢集日趕集的人,才能像這會兒的清溪場鎮這麼熙熙攘攘,一年中平日的逢集日,還不如前些天在清溪街上看到的冷場日,就是不逢集的日子,就是說,清溪的冷場日,都比地球上平日的逢集日還熱鬧!
小夥伴們一看這熙熙攘攘的熱鬧勁兒,立即就想到了是怎麼一回事,淩雲就說:“地球上,農村的青壯年全在外麵打工做聲意,少年則在外麵讀書,守家多是老人,像我們鄉,戶籍人口也有三萬多點,常年在家的人口不足八千,再加上消費能力低下,能有多少人趕集啊?看看藍鑽星球,說有三萬多人,雖然有些人也外出工作了,但也有外來人來這裏工作,三萬人就大致都在老家,而且有強勁的消費能力,更而且,專門把逢集日定在休息日,大家又有空,人們有錢又有空,當然就樂意趕集消費了,而消費持續旺盛,生意人當然就願來了,不消說,都會十分熱鬧的了。”
鍾晴故意揶揄道:“就你懂,我們都是白癡!”
淩雲趕幹脆來個單照收:“本研究員是學哲學的嘛,當然不會是你這類隻懂加價賣暴利的白癡羅!”
蘇珊就竊笑,向往說:“噓——,打住!免得在這麼多人麵前傻笑!”
四個人立即故作正經,開始看起農貿市場來。
他們自己都懶得煮飯,全吃食堂,而他們也還沒把握把飯做得比食堂裏還好吃,就更沒心思自己買來煮了。休息日食堂不開夥,公司農貿市場邊上的小吃店、方便餐館裏,啥吃的都有,所以他們沒必要買肉買菜,而是來看看品種和價錢的,也看看藍鑽星球上的人們怎樣買賣。
一路迂回逛著,但見魚肉蛋禽菜糧,品種繁多,多數都能認識,但也有不認識是什麼東東的,估計是藍鑽星球才有的物種吧。
通過看別人買賣,小夥伴們知道了,豬肉因部位不同,每斤價在三元一二到四元之間,魚類二元到六元之間,有一種他們不認識的無鱗魚,要十元一斤,黃膳泥鰍要十二元,活雞三元到四元一斤,牛肉十元一斤,羊肉八元到九元,雞蛋二元一斤,大米八毛到一元一斤,麵條每斤一元二三,西紅柿八毛到一元,黃瓜五毛到六毛,青辣椒一元二到一元三,土豆三毛,韭菜每斤一元二,韭黃三元一斤,大蔥八毛到一元,有一種不認識的綠葉菜,三毛錢一斤……總之,感覺比地球上要便宜多了!
小夥伴們也住意到,這裏的人買賣,多數是不還價的,見到東西合適,問問價就開買。也有一些老人,還是要討價還價,但因總體上很便宜,多少砍點兒價下來,滿足了一個砍下來了價的心理,買賣也就成了。
在農貿市場上,小夥伴們就注意到了一個現象:做農產品生意的,八成以上好像都是退休了的老年人,難道是他們雖然拿著每月三千二的養老金,吃不完穿不完,有的是閑錢,但因為嫌閑著不好玩,要出來做點生意,才好打發日子?
大致逛了一下農貿市場,小夥伴們又跨過正街,來到對麵那條岔街,去逛自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