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於海外與海內者,謂之荒。
《帝經》有注:時空古遠,連年大災,荒廢不治,妖魔亂世,帝出南山,披荊瀚海,斬棘天下,立國大荒,荒分九州,紀年玄黃。
這片大陸叫做瀚海。
大荒之中有山,其曰空桑,其無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滹沱。空桑之山多產琴瑟之材。
這個故事起於空桑。
九州風雲動,大地起驚雷。
空桑是一座山。是的,空桑就是一片並不起眼的大大的山脈,風揚麵無表情的看著眼前的空桑山在心裏默默的想著。這裏是大荒國,確切的說是西州空桑,不過此空桑非山,乃是西州九城之一。始皇帝建國大荒,分中、東、南、西、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九州,州分九城,據說取九五至尊,統禦四合之意。當然,這些東西,風揚是不知道的,在他眼裏空桑城就是大的不能再大的地方了,更因為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等會兒能在某個荒鳥窩裏幸運的找到一些蛋,好給久病在床的娘親加些營養。是的,這就是這個十四歲的孩子的家庭情況了,從他那有些瘦弱的身體和全身洗的發白的衣衫上就能夠看得出來這個家庭的生活是窘迫的,母子倆自從父親病逝之後捱到今天相依為命,而樸實的父親過世之後留下來的唯一的東西居然隻是一張雲杉木做的舊琴。空桑之山多產琴瑟之材,風揚所在的村子就在空桑山腳,隻是這村子雖與空桑城同名,實際上卻是天壤之別。空桑之琴,鹹池之舞,空桑的琴蜚聲大陸,但他們隻是堪堪掙口飯吃罷了。以前父親在時還能靠斫琴的手藝混個中層,現在卻隻能進山尋些木料低價賣與斫琴之人,好在空桑山上桐木很多,還不至於被餓死。
風揚用力的緊著腰帶,稚嫩的臉上一片堅毅,仿佛這樣真的能驅走饑餓似的,這張臉其實是很好看的,有著濃密的眉毛和明亮的眼睛,齊肩的長發用根草繩胡亂的束在一起,因為年輕而顯得清秀,又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而顯得憔悴,姑且,就稱之為憔悴吧。鋼鋸和刀別在背後,初春的陽光透過密密的桐木葉灑落在地上,當然,也灑落在風揚的身上,隻是風揚卻沒有欣賞它的一絲一毫的興趣,是的,精神溫飽解決不了物質匱乏,想的再多肚子還是會餓的。風揚偶爾才會抬頭找找哪裏有荒鳥的窩,大部分時間都在悶頭趕路,連林子裏好聽的蟲鳴也都忽略了。山前好的桐木已經被砍伐一空,要想找到好的木料得走上很遠,一天隻能弄到一根,木材近地則音易濁,不清亮,不脆,而靠木梢則音易飄,因此取中段最好,也最貴重,因為是新木,所謂的貴重也就是五個銅錢罷了,一斤米就要五個銅錢。風揚是有些瘦弱的,所以中段的新木對他來說仍然是個重活,要是能找到年久的老木就好了,不僅輕便,還能賣到高價錢。攏了攏額前被汗水沁濕的頭發,風揚心不在焉的想著,咕咕,肚子又不爭氣的叫了起來。翻過兩座山頭,心情才終於好了一點,因為麵前是成片的淡黃色的桐木,最重要的是能夠聽到荒鳥清亮高亢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