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婦木嶋佳苗的百日審判旁聽記

———————————————————

負犬學術組錄入

原著:北原MINORI

翻譯:陳係美

圖源:步同

錄入:福禦恩

http://blog.sina.com.cn/makeinunovels

http://weibo.com/makeinunovels

僅供個人學習交流,嚴禁私自挪作商業用途

下載請於24小時內刪除,本組不負相關責任

不可修改圖片和文本,轉載望務必保留信息

體諒他人勞動成果,請勿製作其他格式流通

———————————————————

「前所未有的結婚欺詐師」、「平成毒婦」、「黑寡婦」……

被媒體過度渲染報導的連續殺人案被告——木嶋佳苗

涉嫌2009年首都圈內的連續離奇燒炭死亡等案件,以10項罪名遭到起訴

史無前例的100日審判、高達1億日幣的詐欺金額、無數被玩弄於股掌的男人。

她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

絕對稱不上美女的容貌,

卻能易如反掌操縱著好幾位男性的原因是?

她的價值觀為何會如此特異卻強韌?

她所相信的、追求的「愛」,是否真不同於你我

有關佳苗這個女人,每個人的看法不一。

你可以分別從男人與女人的觀點來看她。

並思考為何男人與女人的想法如此迥異。

為什麼男人們如此討厭佳苗。

為什麼有些女人會讚同佳苗,有些女人卻如此厭惡她呢?

——摘自本書內文

關於木嶋佳苗

1975年,木嶋佳苗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是兄弟姐妹四人中的老大。由於受母親的耳濡目染,木嶋佳苗自幼喜歡彈鋼琴,從下就會做出一手可口的飯菜和精美的糕點。

從2008年起,她開始以「佳苗廚房」的網名在各大婚戀網站征婚,竭力將自己包裝成溫柔婉約的淑女形象,誘使一些急於尋找配偶並且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大齡剩男、宅男受騙。

2009年1月到8月期間,木嶋佳苗分別認識了53歲的公司職員寺田隆夫、80歲的退休老人安藤健三和41歲的公司職員大出嘉之。在跟他們建立情人關係後,木嶋佳苗從三名男子處拿到大筆錢財,過著奢侈的生活。隨後這三名男子後來均離奇死亡。屍檢顯示,三人都死於一氧化碳中毒,在其中兩名死者體內還發現了安眠藥成分。

由於這名蛇蠍女子手段狠毒,日本媒體送給她「黑寡婦」、「毒婦」的稱號。這起案件也在日本國內引發了廣泛關注,被譽為日本的「黑寡婦案」。

2012年4月,日本埼玉縣地方法院宣布,木嶋佳苗殺人罪名成立,被判處死刑。退庭後,回到看守所的木嶋佳苗立刻決定上訴。

作者簡介

北原MINORI

1971年11月24日生,神奈川縣出身,作家,同時也是實業家。津田塾大學國際關係學科畢業後,進入日本女子大學研究所專攻教育心理學,並研究性教育。曆經出版社雜誌編輯、自由作家等職業,在1995年與友人一起設立網頁製作公司。透過此工作接觸網路資訊之中,對海外的女性成人玩具大開眼界。1996年設立第一家由女性經營的成人商品店「Love

Peace

Club」。

譯者簡介陳係美

文化大學中文係文藝創作組畢業,日本國立築波大學地域研究所碩士,曾任空中大學日文講師,華視特約譯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假麵飯店》《真夏方程式》《藍,或另一種藍》《像樣的不倫人妻》《左岸》《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腳本》《花宵道中》等書。

毒婦,現代社會造就的怪物

二〇一二年,木嶋佳苗成了日本媒體與眾多談話性節目最熱門的話題。不單因為她涉及多起結婚詐欺與殺人案件,人們好奇身材矮胖、貌不驚人的她,「憑什麼」讓這麼多男人為她掏出大把鈔票,甚至丟了性命。與此同時,市麵上出現多本以木嶋佳苗為題材的書籍。探討她的性愛觀、成長環境的影響、甚至還有木嶋本人的獄中手記,從各個麵相「揭露木嶋佳苗是個什麼樣的女人」,以滿足大眾對她的好奇心。

那麼,在諸多作品中,為何我們選擇了這本審判旁聽記?

任何時代的犯罪,除了犯人本身的特殊性,終究無法與該時代的特質切割。而法庭審判,最容易看出該社會所依循的「遊戲規則」。此外,作者北原MINORI細膩的觀察與尖銳的質疑,也是這本書不同於其他木嶋佳苗相關書籍的可看之處。

在作者筆下,法庭上所發生的一切生動地呈現在眼前:證人台上自稱無辜受騙,證詞中卻有諸多曖昧閃爍的無辜(?)被害男性;扛著正義大旗企圖製裁邪惡,卻因缺乏明確證據隻能以誇張演技博得認可的男性檢察官;遠道而來,對被告產生某種「共鳴」的女性支持者;因為木嶋被求婚多次因而忿忿不平的美女記者……,還有,整場審判中始終維持淡漠表情,卻顯得異常堅韌的被告——木嶋佳苗,讓整起事件顯得富有立體感,跳脫一般呆板的善惡二元論。作者在書中針對審判提出的種種質疑,更讓整起事件增加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思考空間。

木嶋佳苗的「毒婦事件」不隻是一個女人,與包圍她的數名男人的悲劇。更是整個現代社會男女價值觀傾軋的縮影。正如本書作者北原MINORI所言:

毒婦是雙刀劍。有性魅力的女人受人疼愛,沒有性魅力的女人不被當女人看待。賣性,用性魅力利用男人的女人,受到毫不留情的詆毀,激烈的痛恨。女人,被要求要有毒婦般的魅力,卻又被告誡不能成為毒婦。這種事情,我透過佳苗的審判感觸良深。

木嶋佳苗的事件之所以如此引起社會大眾矚目,正是這起事件觸動社會大眾心中的「某些東西」。也許這本書可以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現今社會隱藏的那些偏見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