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泰靈異大師鬥法,造成中越地邊境區出現大量的妖魔鬼怪,影響了當時和越南的作戰
‘諒山戰役中,越軍使用了化學武器企圖擾亂我軍攻擊分隊作戰隊形,以利其防禦火力對我攻擊分隊進行殺傷,逼迫我軍戴上防毒麵具以達到消耗我軍體力,妨礙其戰術機動,不過也有零星跡象表明和資料顯示,越軍所使用的還有活性生物武器,其實際危害程度遠超化學武器,而且對我軍士氣也產生了較大的不良影響。’
——《老兵回憶錄——對越自衛戰爭》
1979年年初,針對越南在中越邊境不斷挑起事端和囂張蠶食中國邊境領土,中國對越南發動了自衛反擊戰。
對越還擊戰自1979年2月17日開戰以來,東線人民解放軍各部隊迭經苦戰,穿插東溪,會攻高平,纏鬥同登,雖付出了重大犧牲,但攻堅必克,至2月25日,已形成威逼諒山之勢。
諒山不僅是越北的交通樞紐,更是越南首都河內的屏障門戶。在曆史上,越南在邊境作亂,中央王朝的軍隊隻要打下諒山,越南國王就會自動投降,可見諒山的重要性。此次中國軍隊隻要拿下諒山,便可一馬平川,直指河內。
2月27日淩晨,中國軍隊對諒山展開總攻。解放軍發起了10分鍾的火力奇襲,然後由55軍兵分三路,分攻諒山兩側的扣馬山、巴外山,417高地。
某團三連受命在三個小時內拔除巴外山外圍的152高地,而後與分攻包外山外圍大小十幾個高地的友軍連隊會合,以達對包外山的合圍之勢。
152高地高約152米,所以在我軍指戰部被命名為152高地,不過此高地雖不過152米高,地勢相對其它高地還算平坦,可上麵叢林密布,壕塹縱橫,外加天空雨霧彌漫,視野狹窄看不清方向,對三連的進攻頗為不利。
三連在向152高地進行衝擊時,越軍首先進行了炮火攔阻射擊,其中夾進了多發刺激性毒劑炮彈,爆炸後產生了大量白色煙霧,進攻人員頓感不適流淚,而當進攻分隊占據第一道塹壕,準備向第二道塹壕發起衝擊時,越軍在塹壕內向攻擊戰鬥小組投擲了毒煙手榴彈,爆炸後白煙持續了三分鍾,許多戰士無法睜開眼睛,呼吸困難,攻擊速度遲滯。
幸虧戰前中國軍隊根據對越軍化學武器的了解和認知程度,將實戰中對越軍化學武器的防護提到了戰前準備中的重要環節並加以落實。在自衛還擊作戰發起前夕,參戰部隊團級以上各單位,分別組織了連,排,班三級,在中越邊境一線組織學習”三防”知識,並且由於當時戰事緊迫大戰在即,戰事緊急刻不容緩,為保障絕大部份參戰人員能夠在戰前配發防毒麵具,全國有兩家兵工廠緊急全力生產防毒裝備,55軍作為一線部隊,基本上每個士兵都配備了防毒麵具。因此三連除了一些士兵因為反應不快沒來得及帶上防毒麵具還有個別士兵嫌負重過多早將防毒麵具丟棄而受到了一些毒氣傷害外,戰力並未受到太大損耗,經過一番激戰後,三連終是攻下了第二道壕塹。
三連在占據了第二道壕塹後,暫做休整,接著便向越軍的三道壕塹的發起了猛烈衝擊。守在第三道壕塹上的越軍見三連攻擊勢猛,似乎心中生怯,草草打了幾槍後便往高地上退去。
三連將士士氣高漲,丟了防毒麵具,輕裝上陣,想要一鼓作氣衝上高地。
可沒想到衝在最前頭的幾個士兵眼看就要衝到第三條壕塹時,不見中槍,卻紛紛倒了下去,之後衝上去的幾個士兵到了前麵幾個士兵倒下處,也是同樣不聲不響地倒了下去。
後麵的士兵見狀,趕緊伏下身子,躺在地上,緊張和悲憤的同時卻又有幾分疑惑,因為第三條壕塹上的越軍士兵早就撤了個幹淨,而他們剛才也並未看到前麵幾個倒下去的戰友有中槍的跡象。
三連長張士貴忙叫士兵們重又將防毒麵具戴上,又怕樹林裏隱蔽處有敵兵埋伏,便叫來了連裏的幾個投彈標兵,讓他們匍匐過去,對第三道壕塹前後一些能夠隱藏人跡的樹木一一投擲了手榴彈進行可疑目標定點清除。在確定萬無一失後,張士貴發出了攻擊命令,戰士們也嚎叫著重又衝上前去。
可當戰士們快衝到第三條壕塹時,又紛紛倒了下去,像中了什麼魔法一般,轉眼間就倒下去了五六個士兵,那倒下去的士兵也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生死不知,但這一過程中卻還是沒有聽到什麼槍聲。
張士貴一見不對,趕緊叫停士兵,讓他們原地埋伏等待。
他左思右想,覺得定是越軍使用了什麼特別厲害的化學武器,連這防毒麵具都無法抵擋,想到這裏,他隻好撥通了營部的電話,請求營長派營裏的防化兵前來支援。
過了幾分鍾,營部裏派來的三個防化兵終於趕到,一個噴火兵,一個防化偵測兵,還有一個是防化醫務兵。他們趕來後,經過簡單了解,馬上由偵測兵進行了偵察,卻發現現場並無什麼毒氣遺留,於是那名防化醫務兵全副武裝匍匐前進,準備先救回一個士兵來看看傷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