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身待得清風去,采菊無人語。(1 / 2)

秦武一見慧空大師將被偷襲,亦不顧是何招式,隻覺此刻丹田之氣又變充盈......於是乎,便胡亂衝出一拳,擊向慕容烈,因其視線直盯慧空大師,並未察覺,待拳風一到,為時已晚,慕容烈在空中被一股強大勁力擊打至一棵樹上,硬生生跌落至地,口吐鮮血。

“二哥!”慕容堂、慕容延二人見勢不妙趕忙衝上前去,將慕容烈抬起,飛身上馬,帶領人馬疾奔而去。臨走時,隻聽得慕容烈口中模糊說道:“這……這……這是什麼武功,怎麼......如此厲害!”

待人離去,卿柔急忙跑到秦武身邊,像是在搜尋何物一般,檢查著他的全身,問道:“你有沒有受傷?啊?”“我沒事,你心疼我啊?”秦武還不忘挑逗。卿柔聽罷,臉上一紅,推開他,“你想多了,我才不管你死活呢!”此刻,慧空大師正攙扶慕容尊,秦武一見,急忙上前幫忙,問道:“不知這位大哥傷勢如何?”

慕容尊見是秦武,勉力笑道:“多……多謝……這位兄台相……助。”“是啊,若不是施主出手,隻怕我們三人已是命歸天意了,老衲深表感謝。”說罷,慧空單手拂楫道。

“此刻,我看應先找一地方,療傷為好。”卿柔在一旁提醒道。

“嗯,若在下未記錯,此處有一座‘太公祠’,可先去那裏暫住一時。”閱世賢說道。

“好,那咱們就先去那裏躲避一下。”秦武回道,言畢,一行人向祠堂走去。

另一處,梁天啟獨自前往蜀地鶴鳴山下拜訪天師派,此處位於川西平原,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而得名。天師派自戰國以來,代代相傳,一直避世修道,從未理過世事,雖說武學自成一派,在當今武林中卻鮮有人知。

天師派中人居於鶴鳴山中,前人修築各宮殿,使得山體全景,享有“山有神殿,仙之隱境”美稱。若出高臨下視之,由近及遠,可見“迎仙閣”,“八卦亭”,“解雲亭”,“太清宮”,“文昌宮”,“紫陽殿”,“三宮廟”。依次以北鬥七星陣排列順序。

梁天啟走入“迎仙閣”內,向外環視山景。隻見其山勢雄偉,林木繁茂,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山景內鬆柏成立,蒼翠欲滴;山澗溪流,泛然有聲。

再視之山崖峭壁,隱約見得有諸多洞口,攻擊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洞口約闊三尺,深不可測。每過一氣,則一洞竅開,餘皆不見。梁天啟見得此景,頓覺此刻的任何世俗塵念,皆拋諸腦後,若不是戰亂之事,人皆以生計愁苦,此處必為文人雅士所稱頌、賦詩。想至此,梁天啟頓覺一時腹中有文,站於窗前朗言道:

閑身待得清風去,采菊無人語。

舉觴邀酒淡秋山,獨有青衿寂寞醉花前。

孤鴻不解流雲意,滿樹離情起。

勸君自在臥東籬,絕似半生浮夢鶴鳴西。

“啪~啪~”身後傳來一陣拍掌聲,隻見一身著藍色素衣道袍,身背長劍,雙目清秀之人,拱手言道:“兄台,好文采,常人皆讚歎山景,卻無人及你這詩藏深蘊,暗表鴻誌。此詩可否讓在下收納珍藏。”梁天啟聞聲道:“這位道兄見笑了,在下隻對詩詞略知一二,談不上文士之語。在下乃碧雲山莊梁天啟,今日前來拜會天師派各位真人,有要事相商,還望通傳。”說罷,行禮以示誠意。

“梁兄,不必多禮,素聞江南碧雲山莊莊主武功蓋世,為人行俠仗義,又為武林做了諸多貢獻,真可謂當代英雄之輩。貧道乃冷清霜座下愚徒,道號清虛,若梁兄欲想見得三位真人,恐要勞駕多侯一日,因三位尊師正在閉關,明日才得出關。”清虛走到梁天啟麵前,笑言道。“那梁某就多多打擾了。”梁天啟回道。

“那……梁兄請了。”清虛伸手邀其上山,和言道。“道長,先請!”梁天啟回禮道。二人向山中主殿走去。

路行曲折七回之後,終得來到“太清宮”前,上房懸名“太清”二字,宮殿分為上下兩層,雖是毛磚青瓦,卻可見其飛簷鬥拱,立柱回廊,絲毫不減其雄偉浩蕩之勢。

走入殿內,視得殿內正中掛“萬法宗壇”幡,兩邊為“正一元始大王尊張天師”幡。天師跏趺坐,身穿繪有陰陽圖的法服,頭披紅色道巾,左手持平治都公印,右手結訣。

“都說中原佛道二家,北為白馬寺為首,南以天師為尊,果然不失江湖之言。”梁天啟見得如此之景,不禁自歎不如。

眾道士在此殿中分離而立,麵前二道士與清虛身著相似素衣道服,應屬同一輩分。二人見清虛走來,身後跟隨一陌生男子,其中居左一位,稍年長的上前問道:“清虛師弟,師傅們正閉關修煉,不便見外人,此人前來所為何事?”“哦……木塵師兄,不必多慮,此位便是江南碧雲山莊莊主,人稱“落花神劍”梁天啟,前來拜見三位師父。”清虛向二位師兄介紹到。又轉向梁天啟介紹了二位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