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東晉元年,五胡亂華,異族入侵,鮮卑氏入主中原。中原大地民不聊生,生民塗炭,朝廷征戰接連不利,節節敗退。迫使朝廷南遷。千年曆史巨變,造就一代代傳奇。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如今,剛剛統一的中原武林,再次開始變得動蕩不安。同時,各類群雄並起,在此動蕩中逐鹿群雄。誰能在亂世中脫穎而出?而誰又能被賦予安平紛爭的權利?是伏蟄於暗處,如今在蠢蠢欲動的魔教?還是在勉勵自身,力圖保住武林平靜的各大門派?還是那些不甘聽從命運安排做鬥爭的傳奇?一代鮮為人知的曆史已經在這紛爭中孕育而生。秦士稚為當世之才,在朝為官時,不願朝廷與異族求和,並極力主張北伐。而他在當地的百姓中深得民心,喚起“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之心。可惜現朝奸臣當道,秦士稚被調離偏遠之城,此城內民風甚為淳樸,皆有“陷陣衝鋒,盡終報國”之心,此景使得秦士稚報國之心熊熊升起,便欲著手編整軍隊,結果卻是漏想一事,徒有隊伍,卻無虎將,何來起兵之勢?此刻方才意識到:朝中正因皇帝重文輕武,廢去所有武將,此時怎可再禦敵。如此沉痛打擊,使他心灰意冷。不過,秦士稚未曾放下憂國憂民之心,想到此刻武林中確有不少高手,於是想通過此些武林正道,一同保家衛國,自己雖然不可能作此一舉,但其子卻是可以繼承遺誌。於是,將子送入昆侖派習武,望其在亂世中,一統群雄,保家衛國,故給其子取名為秦武,表字戒文,意從“戒文習武,方可救國”。十年之後,武林中魔教橫空出世,多年在各門派中的滲透,門派中的弟子和部分長老皆被設計中了攝魂散,此藥將會折磨武林人士,日則烈火焚心,五髒劇裂,夜則心魄不定,有走火入魔之勢。須得魔教鎮魂湯暫且止痛,因此降伏於魔教。至此,魔教以雷霆之勢,在半月中幾乎控製整個武林,讓整個武林動蕩不安。而此刻,魔教已是得知中原武林已被控製,便想出一計,使得眾武林人士歸順於魔教。與此同時,秦士稚之子秦武,年近十六,在昆侖派的教導下已是一位神武少年,得知自家門派遭到魔教毒手,年少氣盛的他挺身而出,對昆侖掌門鐵棱真人說道:“師父,我看師伯痛苦,請師父允許我下山尋找救治師伯的方法。”師父看了看秦武,寬慰說道:“不必,徒兒,習武之人,所能中的毒必不簡單,現在各大門派大小都被魔教所暗算,此次魔教動作之大,前無僅有,必有重大陰謀,不會隻限於控製我們武林人士這麼簡單。魔教有把握做這麼大的動作,應是考慮到這種毒不會這麼簡單會被我們找到解藥。可惜了你的師伯,大意之下,被潛伏的歹人所害。”秦武思索片刻,說道:“現今之際,師傅有何吩咐,徒兒定當盡力去辦。”師父轉身從桌案上拿來一封信,交與秦武,吩咐道:“你需前往洛陽白馬寺,請出方丈大師,與為師一同商討解救之計。”翌日,秦武整理好行囊,向師父告別後,開始了他第一次下山的曆程。第一節初涉武林秦武一下山,看到周圍那些不曾見過的景色,心想:此處山河壯麗,俊秀險峭,比之昆侖大小山脈,可謂有過之而不及。正當他情入此景時,聽得過路人時有議論,將去何處尋找解藥,此時,忽從遠處密林聽得一陣打鬥聲。秦武問聲而去,心想:為何在如此秀美之境,會有人爭鬥廝殺,真乃大煞風景也!秦武運氣於腳尖,輕盈踱步而至,躲於樹上,不留一絲聲息,實有初入登堂之景。秦武躲於樹後窺視之下,發現似有二派爭鬥。隻聽左側一齊眉白發老者,身著黃緞長褂,朗聲道:“看來今日不拚個你死我活,是無法解決此事了。”右側一矮身壯漢,黑胡拉碴,手拍光頂,大聲喝道:“你奶·奶的,少說廢話,要幹就幹!老子可不怕你!”此時他們正欲再拚殺一場,隻聽“嗖”的一聲,一柄青悠長劍,插在二人之間,隻見遠處走來一群人,為首是一紫衫錦衣女子,冷言:“汝等天罡地煞二派,有何本事來爭奪。”“這位楚掌門,你如此說話未免太難聽些,江湖傳言此山洞有鎮魂湯,想必已經不是秘密,我們何不共同聯手?”那位白眉老者應到。【為何他們都在說這鎮魂湯,難道此解藥能救治師伯的內傷?】秦武心道。想到此處,秦武便決定跟隨他們,前去看個究竟。此時,眾武林人士進入山洞,尋找解藥,而青海幫、天罡、地煞突然出現。原以為眾武林人士搶得解藥,便來收漁翁之利,結果卻不想,皆被困於山洞內。秦武原先尾隨其後,卻不知山路奇特,走到一半,便不見他們蹤影。此刻,他路過“聽風崖”,遇見兩個身著相同衣服的人,坐在一涼亭中,比劃著什麼,穿著黑色披風,手執一柄奇異兵器,前身是刀刃,末端手握出有一分叉,保護手的同時,又可攻擊別人。聽他們談話間,流露出詭異的笑,秦武心想,此二人身著奇異,又使這世上罕有的兵器,定是魔教妖人,待我去聽聽他們的陰謀。秦武找到一個枯草堆後,悄悄蹲下。“待會兒,咱們將山洞外布滿弓箭手,洞口埋上火藥,待他們進去後,威脅他們向我教屈服,歸順我教,要不就是死路一條。”年輕的附和著,“原來這二人果真是魔教妖人,想密謀加害武林正道人士,不行我得告訴他們正身處險境。”秦武正想著,不料,“吱”一聲,腳下踩到一根枯枝,“是誰!”年長的那位副旗主,一個箭步來到秦武麵前,步法奇特、詭異,刀刃直指秦武喉嚨。“不好,被發現了”秦武心想,“管旗主,看這小子不是什麼善類,要不除掉他,不然對我們計劃不利。”年輕的隨從向這位旗主嘀咕著,“也對”,旗主說罷,欲用力刺去,秦武急中生智,一個閃身,手中發出三枚追命鏢。這是師娘贈與他用來防身之用,此刻正好派上用場。那兩位魔教中人也身形奇快,躲過了飛鏢,不過這位旗主察覺這小子有些本事,便在躲過飛鏢的一刹那,翻身運起一掌,打在秦武胸口,秦武腳下一滑,被震下山崖。秦武眼前一黑,心想:死在如此奸人手下,心有不甘,他伸手想去抓,在空中手腳亂舞,胡亂抓扯,不經意間摸到了根樹藤,秦武便死命拽住不放,睜開眼發現自己正處於半山腰間,秦武環視一下周圍,腳下竟有一平台,應該不像是天然形成的,也想不了這麼多,秦武一鬆手,跳在了平台上。平台呈半弧形,前方被樹藤擋住,不過裏麵應該是有一個山洞,經他觀察,此地應該是人為的,牆麵上的鑿痕還清晰可見,秦武想先進去看看再說,說不定還有下山的路。秦武走向洞口,撥開藤蔓,眼前一片漆黑,隻有一道微光通向斜下處,【這看似是趨於下勢的洞,應該修建了通往下麵的樓梯】秦武心道。秦武便扶著石壁,伸腳向前一點一點地探路,岩壁和階麵有些濕滑。其深處幽暗不可見,也不知會通向何處。第2節洞中之密秦武慢慢移步向下,小心警惕的看著四周,可惜洞內光線過於微弱,加之通道曲折,不知不覺向下轉了好幾十圈,秦武心中詫異:這是何等浩大的勢力所造,此地一定不同於尋常洞府,經過這麼久,此處竟有點亮的火把,定是有人在此處,而此刻我已行走近一個時辰,如此手筆可謂曠世之作。約走過一盞茶的時間,秦武稍感疲憊,於是靠在岩壁上想休息片刻,正當此時,聽見岩壁的另一麵有人在對話,聲音很微弱,秦武心中一凜:看來之前那幾個魔教之人,就要在此做埋伏,莫非洞中之人便是武林各派,待我去看看究竟。秦武想著,立馬直起身,向下走去。過了不久,秦武走到一間四麵環繞石壁的石室,看看四周,似乎沒有路了。覺得奇怪,“聲音應是從這裏發出,可為什麼沒有路了呢?不對!這裏是人力所造,這些火把,必定有出風口。”靈機一動,揮舞手中長劍,一劍斬向麵前的岩壁。“嗡~~~”的一聲,蕩漾開來。“這裏!”秦武快速來到左邊的石壁,“隻有此處沒有聲音回蕩,此處一定有古怪。”收取手中長劍後,四處尋找,巧然看見地麵一手掌般大小的洞,秦武俯身在地,靜然聽著下方。此時,洞內各武林人士被困於洞內,所有人都焦急萬分,各自尋找出路。正當大家亂成一團時。隻見其中一人手執紅纓長劍,身穿青色長衫,麵色沉寧,一看實乃年輕英豪,此人便是當時威震四方的梁天啟,他走到正中央,對大夥說道:“大家不必驚慌,先靜下來,再一起商量對策。”“你奶·奶的,老子還沒活夠呢!”隻見一位身形矮胖,怒目禿頭之人,身背兩柄穿山錐拍著腦門破口罵道。此人正是地煞門的掌門,沙侯。“哎,沙老兒,你不是江湖人稱‘鑽地龍’嗎?你就不會打個洞,讓大夥出去嗎?啊!哈哈哈~~~”一位白眉老者,手縷胡須說著,此人便是天罡門於白眉。“你不是還會飛嗎?那你咋不飛出去啊!”沙侯諷刺著白眉。此二派自創派以來就一直爭鬥,即便在此,被魔教設計落難時,也不忘拆對方台。“你!”白眉無言以對,氣的兩條眉毛瑟瑟抖動。“好了好了,大家都別爭了,還是想想對策吧!天啟兄,你可有什麼發現”說話人為陰山派司空南。此刻,梁天啟正在一旁觀察四周情況。“咦?!”秦武聽著越來越清晰的對話聲,自言道“此處竟然是各派之人所困之地”。於是向著洞口,大聲喊道“此處是否有人,有人便應聲。”“是!有人在此處,趕緊來救我們。”梁天啟聽到有人呼喊,應聲尋找。“上方何人,在下梁天啟,乃碧雲山莊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