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車上走下來的女人(1 / 2)

在動筆之前,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把這個故事寫出來。我覺得等我寫完這個故事,很多人會說我有臆想症,甚至會說我是瘋子。但我又不甘心這件事就這麼被人遺忘,尤其是在這個事情中犧牲的那些朋友,我覺得就這麼讓人把他們遺忘,是我對不起他們。

故事要從11年秋冬學期開學說起。中國物價在這兩年一天一個價,但是家裏給我的錢卻一直穩定在09年我剛入學的那個時候的水平。不是家裏沒錢,我的家庭背景比較複雜,跟我很熟的朋友都知道,這裏就不贅述了,總之就是家裏不給我錢。我越來越覺得錢不夠用,就想到要去兼職補貼一下生活費。當然我也是個比較會花錢的主,即使一直單身,開支也比很多同學甚至是一些談戀愛的同學大。在經曆了超市收銀員,送外賣這兩份失敗的兼職後,雷神給我介紹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對方是一個初二的男生,成績比較差,讓我去給他補習,重點補習英語,工資是35元一個小時。雖然地方有點遠,但是我覺得收入挺可觀的,就答應下來了,再怎麼樣也比前兩份工作好。畢竟我還是一個學生,空閑的時間也不多,家教這種工時少工資高的兼職最適合我了。鑒於我隻是個三本院校的學生,35一個小時也已經算不錯了。

我的學生住在新華坊,就是環北絲綢城那邊,杭州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地方很熟悉。家教的時間是每周二和周六晚上的6點半到8點半。第一天去之前,我在百度上查了公交路線,然後提前一個半小時從學校出發過去。結果到了那裏已經是6點20分了。一個40歲出頭的叔叔在我下車的站點——新華路口等我,我估計他就是我學生的家長了。果然他上來就問我,:“你是不是我兒子找的吳老師?”

我這輩子第一次被人稱作老師,一時沒適應過來,竟有點語塞,慌慌張張的說:“哪裏哪裏,我不是什麼老師,我就是個大學生而已,叫我小吳就可以了。”

那個叔叔頭發有點禿,一直帶著笑臉,一看就是那種特別容易相處,而且比較有修養的人。他聽了笑笑,開始邊走邊說:“小吳啊,我們小凡他那個英語很差,你以前是這麼學英語的啊?有什麼好的方法你教教他。”

我第一次聽到我的學生的名字,腦子裏馬上浮現出一個拿著根短棍,肩膀上騎了隻猴子的少年的形象,有點忍俊不禁。路上我跟小凡的爸爸聊了些小凡的學習情況,大概知道了他的問題,跟我高中班級有些同學類似,數學好,科學也不錯,語文一般,英語特別差。單詞聽寫能寫出來,考試就完全不行了,典型的理科生,速記能力強,長期記憶力差,主要是不願意去記。我覺得我能教好他。

我們走進一個小巷後,我眼睛的餘光瞄到路邊有一個古建築,門前柱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明宅”。估計是明代的古建築。我向來對這種古色古香的東西比較感興趣,隨口問了句:“這個明宅是什麼地方?”

大叔說:“是個絲綢博物館,具體什麼我也不清楚。”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幻覺,我覺得董叔剛才在說話的時候眼神有些閃爍不定,而且腳步也有加快。但是看他的表情有完全沒有什麼不自然,而且房子旁邊我確實有看到絲綢博物館的字樣。

我留心看了下明宅,白石灰粉砌的外牆,牆上嵌這石牌。門是深棕色的雙開木門,上麵有幾個很大的類似於圖釘的銅色鉚釘,兩個帶鐵環的把手。牆上都是碧瓦飛甍的,確實是一副古建築的味道,隻是不知道現代改造的成分有多少。現在仿冒的建築太多了,比如我們富陽的龍門,聽說都是把河裏的汙水抽上來噴到牆上來做舊的。

當時天色已經快暗下來了,光線不是很好,所以我也沒仔細觀察這個明宅,匆匆一瞥就過去了,也沒太在意。家教輔導的過程很愉快,小凡是個很聽話的孩子,也比較要學,隻是學習的方法不對,尤其是英語,記單詞都不記讀音的。我們在談話中輔導,2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小凡在過程中也顯得挺開心的,畢竟我跟老師不同,不會死板的講課,我講的大多是我活著我的朋友學習的一些心得方法,另外他不懂的題目給他解答下。除了中間有個單詞不認識比較糗意外,整個過程相當順利。大概9點的時候,我離開了小凡家。

我沿原路返回去新華路口坐車。天已經完全黑了,路旁的等亮著曖昧的黃光。遠處有汽車駛過的聲音,但在這條小路上卻好像被隔離出了一塊寧靜。真的是寧靜。兩邊的人家有點著燈的,卻聽不見一點談話的聲音。路邊甚至還有兩家店鋪,店鋪裏麵也有人,不過卻也一樣的寧靜。不是安靜,是寧靜,好像這些人完全不存在,隻是一個投影。頓時我有種時間唄停滯的感覺,好像周圍的畫麵都是無聲的電影在慢鏡頭回放,拖出一個個長長的剪影。一股寒意從背後直竄上脖子。我扭頭一看,赫然發現我已經走到明宅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