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山租住的房屋位於北京北三環邊上,在過去,凡是皇帝居住的城市通常稱作京城,正好北京在較近的曆史舞台上表現活躍,影響甚廣,因此提到京城,人們一般會聯想到北京。這樣算起來,周小山也稱得上京城人,他夢想有一天能沾點像“京城四美”、“京城三公子”、“京城四少”之類顯貴人物之一的好運也就滿足了。
在北三環邊上的某小區,周小山房東孫大媽的房屋就在小區2號樓24層南北方向一角,房子大約有120平方米,三室兩廳布局,如果按照這種格局生活,必能令許多人投來羨慕的目光。可是,孫大媽似乎不大愛搭理這些目光,偏要住進次臥,讓她的女兒和女婿也湊合在另一間次臥。隨後,孫大媽叫人把主臥和客廳打通,再買回幾毫米的壓縮板,用壓縮板把這些騰出的空間隔成了8平方米到13平方米獨立隔間,等分割完後,還埋怨有些屋子空間隔的大了些,其實孫大媽可以埋怨人的體積,如果人長的像螞蟻該多好。為了便於管理,孫大媽將隔成的二十間大小不一的屋子編上了號碼,有六間屋子能分享到了陽光,其它基本屬於暗室,這二十間房屋的租金根據其麵積、牆壁、光線等客觀條件劃分。周小山租了麵積最小的一間小黑屋,每月向六親不認的孫大媽交納600元人民幣作為房租,當然不包括網費,水費,電費,垃圾費和不時孫大媽跑來向周小山宣布政府最新頒布的其它費用,唯一讓他慶幸的是小黑屋內有一麵牆壁是實體牆。
周小山的小黑屋麵積不到8平方米,僅擺一張床和一張電腦桌,要說床是平民,那麼電腦桌算是貴族,不過這位貴族往那一站,小黑屋立馬滿滿當當,老鼠進來都沒下腳地。周小山每次進門必須上床,床既當爹又當媽,時間長了不堪重負,總是哼哼唧唧的叫,日複一日生活倒顯得頗有風趣。床頭,不,應該叫周小山睡覺時頭放置的方向,也就是那麵寶貴的實體牆所在,牆壁上有個半米伸進的空間。周小山充分地利用了這個空間,放些書籍、碟片及日用品之類雜七雜八的小東西。小黑屋的屋頂有一盞節能燈,每天努力地發光,是它照亮了小黑屋,也溫暖了周小山的心。周小山能住在小黑屋還是相當地自豪,因為可以擁有完全獨立的空間,他看不起住架子床的,覺得床鋪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了。
整個房子有兩個洗手間。兩間洗手間屬於拐角格局,分布在東西兩頭,為實體牆壁,至於洗手間為什麼是實體牆並且比周小山的小黑屋還要寬敞,周小山思前想後,終於有一天蹲在馬桶上時突然弄明白了。可以這麼理解,水的管道在樓房建造時已經走好,不好再動,再另行改造得提高成本,經孫大媽指頭一扳,放棄了改造計劃,因此,先前設計的洗手間原樣保留了下來,租客們能幸運地享受到了較好的廁所待遇。
孫大媽破天荒地破費印刷了一遝一遝的小廣告,摸黑貼在小區附近的公交車站牌、垃圾桶蓋、電線杆、天橋欄杆、公共廁所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小廣告的內容大致為某某高檔小區的公寓現有價格低廉的單間,24小時熱水,24小時保安值班,四部電梯,周圍交通便利,購物方便……除過法定假期和周末,每天早晨八點半到下午六點,周小山的人身受到限製,精神受到禁錮,總感覺頭上壓著三座大山,壓抑的快要爆炸,因為迫於生存的壓力,他不得不在一家IT公司上著無聊透頂的班。一天之中,令他最放鬆的時刻是每天回到小黑屋享受網上下載的免費電影,然後觀看中迷迷糊糊睡著。
周小山躺在床上摸黑按了一下手機按鍵,手機屏幕亮起了,時間已是周六早晨十點。對於周小山來說,每周的星期五晚上是最難熬的,隔壁的情侶又酣戰了一整晚,二十間屋子,有一半以上是情侶或夫妻居住,周小山從沒調查過他們的關係,到底是情侶還是夫妻?反正每晚十二點過後,發出的聲音大抵表達出一個意思。這些聲音彙集在一起絕對不亞於貝多芬第九命運交響曲——悲愴、激昂、熱情,聲音尤為清晰的是住在隔壁的一對,幾乎每晚上都能聽到免費的,直播的愛情動作大片配音,隻是周五更持久,更激烈些,因此周小山的電腦硬盤裏不用儲存愛情動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