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通知書(四)(1 / 2)

王水生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感受著那淡淡的苦澀味道。他坐在書桌前,思緒漸漸飄遠,回想起了自己曾經在九零年代的生活經曆。那個時候,西北地區的市場上幾乎什麼都缺,從家用電器到汽車,再到日常穿著的衣物,甚至連小小的針線等工具也難以找到。這種短缺讓人們的生活變得十分不便,同時也給商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王水生首先想到了電器行業。當時,西部地區的城市已經通電,各家各戶對電器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國內的生產力卻遠遠跟不上,無法滿足這龐大的市場需求。因此,各種各樣的票證應運而生,如糧票、布票、自行車票、縫紉機票、電視機票等等。這些票證成為了購買生活用品的憑證,而擁有這些票證則意味著可以優先獲得所需物品。

在這樣的背景下,工業產品的走私現象日益猖獗。由於國內生產能力不足,許多人將目光投向了國外,通過非法渠道引進大量的工業產品。這些走私品價格高昂,但仍然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利潤空間極大。王水生靜靜地思考著,他意識到這個時代的商機無處不在。隻要有眼光、有膽識,就能夠抓住機會,實現財富的積累。他決心要深入研究這個時代的市場動態,尋找更多的發展機遇。

走私是絕對不能做的!就憑他這副小身板,還想走私,別說是公安不會放過他,就連當地的地痞流氓也會把他黑吃黑幹掉。這種事情風險實在太大,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即使他想走私,也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啊!

不過,一提到資金,他突然有了一絲明悟。既然要倒賣東西,為什麼不到廣州去看看呢?畢竟那裏才是商品的源頭。但首先要解決的還是錢的問題。如果向父母要錢,頂多隻能拿到兩三塊,這連去廣州路上的吃喝都不夠。想要通過其他途徑賺些錢,又擔心時間不夠。按照常規,八月二十四日之後就要到學校報到,然後分班,一直到九月初才能正式上課。所以,他可用的時間隻有短短十天左右。

這時,他忽然想起讀書這件事,心中不禁一陣驚喜。報名費用不正是他所需的原始資本嗎?學費將近一百元,購買生活用品大約二三十元,再加上一個月的生活費和車費,按照家裏的用錢習慣,父母應該會再多給他十幾塊。這樣算下來,總共有一百五十多元,這筆錢正好可以用來做生意。後世總說我當年讀書學費如何如何低,其實這時候的學費並不低,高中生一學期學費就是農村家庭的一頭大肥豬。

王水生心裏暗暗盤算著,如果能在八月底之前把商品帶回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短短一兩天內迅速回籠資金,補上那筆報名費。畢竟,他對自己的能力有著十足的信心。然而,事情總是充滿變數。萬一真的無法及時湊齊學費,他也還有最後的救命稻草——向老師求情。在這個時代,學校通常會理解學生的困境,並給予一定的寬限期來補交學費。尤其是對於那些成績優異、表現出色的學生,老師們更是願意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繼續學業。有時候,老師們甚至會自掏腰包,資助那些家境困難但又有潛力的學生。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教育精神,充滿了關愛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