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被遺忘的時代
一段被遺忘的神秘曆史,一個匪夷所思的獨特時代。正史野史,均從沒有片言隻字的記載。
普天之下,隻有兩人知悉這段隱沒千年的神秘過去。機緣巧合之下,此兩人經曆重重困難,終於將這段極為敏感的驚世曆史,公諸於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那個隱沒千年的獨特年代,天下分為三十六個大小藩國。
秦國占天下之西,國力強橫,雄霸四海,號令天下。晉國占天下之東,經曆千載興衰,否極泰來,國勢漸盛。
一股由晉國分裂出去的勢力,雄據天下東南最大的海島---福曼山島。福曼山島之管治大權,由曾經統治晉國,後來敗走福曼山島的「陶氏家族」所把持。近百年來,「陶氏家族」的當家,就等於是福曼山島之王。
以下一段段的恩怨情仇,一幕幕的奇招廝殺,正是發生在福曼山島這座不為人知的曆史舞台之上。
第二章二流殺手
他無姓,他無名,他更無情。人在江湖,本就不該多情,何況殺手。
暗燈下,他用極其幹淨的綿布擦亮手中的劍。然後,反複不斷使用最靈活的左手,拔劍,直刺,回鞘。他深信自己出劍的速度,已是天下最快。
但,他又同時認定,自己隻是二流殺手。二流的殺手,絕對不會承接刺殺一流高手的任務。
所以,他以天下第一快劍的水平與自信心,去刺殺二流的人物,當然是綽綽有餘。況且,每次行動前都準備充足,一絲不苟,毫無破綻。對於行動的日期、時間、地點、人流、光線、通道、障礙………他都會預先計算清楚,反複視察,然後才發出那清脆的一擊。
行動目標明確,出手幹淨利落,從不負人所托。早已令這位無人知道是誰的殺手「殺出」了自己的名堂。
江湖上賦予「萬無一失」的美譽,他雖然當之無愧,卻從沒放在心上。
也許,世間上根本沒有東西會令他放在心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五月十四。萬裏無雲。
二流殺手正端坐在稻香樓的一隅,這是他第十二次光臨稻香樓。
每次,二流殺手都是坐在這毫不顯眼的一隅。這個角落,剛好能夠看清楚酒樓的全部情況,從門口到茅廁,盡收眼底。
稻香樓坐落在福曼山島北部的海岸,已有三十二年的曆史。老板原是一位漁民,對海鮮的特性與烹調技巧甚有研究,且為人極之咀刁,人稱「鮮仙」。開了稻香樓,當然是以生猛海鮮作招徠。
而二流殺手今次要「解決」的對象,正是對海鮮情有獨鍾,且到達近乎癡狂地步的「美食家」,人稱「快刀財爺」的陸財。
縱觀福曼山島,隻有稻香樓的「鮮仙」親自下廚,才勉強達到「快刀財爺」對海鮮烹調上的嚴格要求,才足以吸引尊貴的「快刀財爺」每月三至四趟的蒞臨。
每天的傍晚,就是稻香樓的高峰時段,顧客進進出出,門外車水馬龍。
以二流殺手的判斷,當顧客門酒酣耳熱,飲飽食醉,紛紛結賬離開之時,通常會稍為混亂,也就是「行動」的最佳時刻。
「快刀財爺」的豪華馬車通常會泊在稻香樓大門的左邊。由「快刀財爺」慣常用膳的「禦座」走出大門不出十六步,再往右邊走,不出四百步就是一個市集,穿過市集,就是分別前往島上各方的三岔口。也就最佳的逃走路線。
以上是二流殺手共十二次光顧稻香樓後,總結所得的「行動計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人們常常會為自己訂下一些原則。然後,又會因為另一些理由去推翻這些原則。二流殺手也不例外。
半個月前,二流殺手依照與「刺殺代理人」的密約,從泥灣禡祖廟的廟祝處取得以下字條。「人:陸財,快刀財爺。價:黃金六千両。注:酬金預付,成敗照支,舊例示覆。」
「快刀財爺—陸財」乃「陶氏家族」的大掌櫃,執掌福曼山島的財政大權長達十三年,權傾朝野。
江湖上,恐怕連初出茅廬的小子也會聽聞過「快刀財爺--陸財」的大名。但見過陸財的人相信不多,看過陸財出刀的人肯定更少。
有人甚至認定,「快刀」是指陸財賺錢和理財時的果斷,而不是指他的刀法。但無論如何,是真是假,陸財平日也確是刀不離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