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神智之後,眾人陸續地從獵人家裏離開了。
接下來的幾天,五兒便在家裏細心的照顧起柱子哥哥。
遠在東方的海上,有一座小島,名叫“東山島”,沿著海邊的一圈是一片平地,這圈平地上間隔坐落著幾個小漁村,再往裏走是一座座山峰,錯綜複雜地連起來圍成了一個圈,至於山峰圈裏麵是什麼,島上的漁民也不知道,因為這些山很高,又錯綜複雜,很容易迷失方向,況且山上多有蟲蛇蟻獸,太過危險,所以漁民們都沒有進去過山峰裏麵。
島上的漁民平時多以打魚為生,偶爾在山外圈的山腳下采摘一些野果,為了爭搶一些好的打魚地點,各個漁村之間時不時會爆發一些衝突,時間久了,各個漁村裏難免會有一些受傷的人,慢慢老去之後,生活過得異常艱難,更有甚者連後代都沒有,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艱難度日!
其中有一個漁民,名為張得餘,生性善良,不願與人為敵,便帶著妻子離開小漁村,在島上尋摸到了一個偏僻無人的地方,修建房屋,劈樹造船,出海打魚,和妻子安穩的生活在了這偏僻之地。這地雖偏僻,且房屋與海之間的路上遍布石頭,行走艱難,入海之後離海岸近的地方也多有礁石,但再往外去,便是廣闊無礁的海域,魚蝦也不少,足夠老張與妻子安穩度日了。
日子安穩之後,沒過多久,妻子便懷孕了,十月懷胎之後,便誕下了一名男嬰。
取名“張義興”!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張義興便長大了,生得濃眉大眼,唇紅齒白,方方正正的圓臉,再加上壯碩的身材,正義凜然的氣度油然而生!
果不其然,相由心生,小義興遺傳了父母的善良品質,從小便幫著父母幹活,跟著父親出去打魚,也練就了一身好水性,回家也會給母親打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非常孝順父母!
閑暇之餘,父親便會給小義興講過去的事情,之前生活在哪個小漁村,為什麼會來到現在的家。還有島上有什麼東西,一些聽來的不知道真實與否的故事,都會講給小義興聽,小義興也總是聽的津津有味的。
自從知道小漁村裏有一些生活困難的老人後,小義興總是陪父親打完魚之後,有多餘出來的魚的話,就會跑去送給困難的老人,有時候老張打的魚也不多,小義興就會自己偷偷出去來到平時隻有自己知道的海域打點魚送給困難的老人。
直到八年前,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島上的漁民也開始慢慢變得善良起來,不再爭鬥,甚至還開始慢慢互相幫助起來,大家齊心協力外出打魚,當遇到惡劣天氣的時候,互幫互助,反而把危險係數降低了下來,比以前自私自利獨自出海的時候安全了很多。
留在家裏的婦人們也齊心協力種起了地,高山上會有水流下,滿足灌溉的需求,而種子是一個漁民外出帶回來的,婦人們耕地織布,整個島上的生活在這幾年時間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島上漁民的數量也增長了許多,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在照顧柱子哥哥幾天之後,柱子的傷勢也慢慢好轉了起來。
沒過幾天,就又來到了五兒的生日,因為柱子的傷還沒好,所以今年就沒好好給五兒過生日,獵人和五兒在柱子休息了之後,來到了五兒母親的墳前,給五兒母親上墳,在上墳的時候,五兒總是時不時得看向遠處的瀑布,總有一種想要過去的衝動,五兒便把這種感覺講給了父親聽。
“以後離那個瀑布還有潭水遠遠的,聽到了沒有?”獵人在想起種種事情之後,覺得那片潭水邪門的很,便向五兒囑咐到。
“知道了!”五兒聽話的回答道。
祭奠完之後,獵人和五兒便回到了家裏。
就在這晚,少年義興做了一個夢,一個很奇怪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