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開頭,我想告訴大家,我會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從哪講起呢?就從我們的男主角得到第一把吉他開始。
十七歲的快爺,是一名高中二年級的學生。
高中二年級……中二年級……中二。沒錯,這家夥挺中二的。
這一年,在某次生日宴會上,他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把吉他。這把吉他並不是別人送他的禮物,隻不過是他無意中看到電視上某樂隊的演出,一時興起便找他爸要吉他,而喝多了酒的他爸並沒猶豫,直接出門去琴行給他買了一把琴。而這把琴,則開啟了我們的故事。
宴會如何我們不去描述,我們單說快爺得到了這把琴。
快爺興奮地把裝有吉他的琴包拿到臥室,激動地把琴包放在了床上。
那是一個黑色的尼龍琴包,疏鬆的編織紋理,雜亂的線腳,一看就是廉價的小作坊出品。然而作為第一次拿到吉他的快爺,並不認為這是多麼差勁的東西。
他慢慢拉開琴包的拉鏈,一把日落色木吉他展現在他的眼前。
那是一把做工很差勁的木吉他,我們僅僅可以從外觀上分辨出來,這應該是一把吉他。多年以後,快爺的朋友彭大衛曾這樣評價這把琴:“他爸當時要是花超過100塊錢,我直播剁手!剁倆!”
快爺輕輕地撫摸這把琴,就像撫摸少女的嬌軀一般,輕柔而舒緩。他微笑著,戀戀不舍地放下琴,拉開位於琴包正麵的一個小袋子。小袋子裏麵有一個做工和品質與琴包差不多的黑色尼龍背帶,還有一張琴行老板贈送給初學者的電影DVD。
DVD似乎是盜版,簡陋的白紙包,裏麵裝著超低清晰度印刷的幾個字母:Crossroad。
快爺迫不及待地拿著這張DVD跑到電視機前麵,把它插到了位於電視機下麵的DVD播放機之中。
“唰~”
碟片開始了轉動。
“~叨叨叨~叨叨叨~”
電視機裏傳出了滑棒吉他的聲音,一個黑人青年隱約中走進了快爺的視野……直到後麵主角出現,去密西西比,鬥琴等場景,無疑令快爺喜歡上了吉他這種神奇的樂器。
然而問題出現了,他並不會演奏吉他。而這時候,他想到了電影中的場景:十字路口!
“對!我可以去十字路口和魔鬼交易!”快爺頓時興奮起來。
中二病發作的快爺頓時整點行裝……實際上隻不過是背上裝好袋子的琴,以及揣上他爸早晨給他的五塊錢零花錢,奔向所謂的“十字路口”。
二十分鍾之後,快爺到了十字路口。沒錯,二十分鍾。然而這並不是美國密西西比那個,而是他家附近一個荒涼的十字路口。作為一個小城市的居民,僅僅步行20分鍾便出了城,來到了城郊這個荒涼的十字路口。
“謔!這還有棵樹,就是這裏了!”快爺看了看地形,差不多,就是這裏。隻不過這些年修了公路而已,出入不大。但是魔鬼在哪呢?
正當他思考著,突然發現不遠處停著一輛五征農用三輪車,車旁邊蹲著一個長得挺黑的大爺,在那抽煙。
快爺三步並作兩步跑過去了:“那啥,教我吉他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