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篇 職場作風篇1(2 / 3)

3.注重細節。戴爾·卡內基說過:“不要認為事小就不盡心盡力。你每成功一次,能力就會增長一分。如果小事做得出色,熟能生巧,自然就會辦大事。”小邵開始製作吉他的時候,非常注意細節;現在她成為了公司的負責人,她和手下同樣秉承了“注重細節”的信條。這是小邵的公司在該行業中贏得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4.一心一意,持之以恒。競爭力強的人是極其堅韌的人,他們始終堅持不懈,盡職盡責。即使你是外行,當你同時聽到兩個不同廠家生產的吉他為你彈奏後,你馬上會分辨出那把是小邵公司生產的,因為小邵公司生產的吉他演奏出的是天籟之音——這就是品質的差距,這就是持之以恒的結果。

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有三個建議:

1.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麵麵俱到,就是麵麵不到。應當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潛心的學習和鑽研。想想自己的愛好特長是什麼?什麼才能使你獲得發展機會?——馬上采取行動,不要讓機會溜走。

2.努力做好每一件事。需要注重細節,竭盡全力,盡善盡美。這並不要求你限製自己的行為,而是要求你全力以赴,直至堅持完成全部工作。

3.要注重實踐。俗話說,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實踐通常是每一項工作較困難的階段。如何縮小計劃與實際工作之間的差距呢?趕快找到你的合作夥伴,找出症結,找出高效工作的有效辦法。

傾注100%的熱忱

哈裏-戴維遜摩托車公司成立於1903年,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公司成立那年,它的創建人分別隻有21歲和20歲,他們手工製作了三輛摩托車,全部售賣出去,使公司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接著,哈裏-戴維遜壟斷了一項摩托車比賽。隨後,公司不斷提高並改進產品,贏得了更多的愛好者。

但是,在70年代,就在公司的發展快要接近顛峰的時候,公司出現了重大問題——公司的管理處於極度混亂之中。AMF接管了公司,公司結束了在密爾沃基令人羨慕的發展曆史,將總部遷到了紐約,而車輛最後的組裝卻遷到了賓夕法尼亞。到了1980年,哈裏-戴維遜的產品僅保住了以前市場的30%。

不過,1981年,13名高級行政人員出資共同收購了公司,其中的沃恩·比爾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哈裏摩托車忠實擁護者。他們將哈裏摩托車用戶組織起來,成立了“霍戈”,即哈裏摩托車用戶組織。在他們的努力之後,1985年,公司在連續虧損五年之後,首次出現了盈利。

如今,哈裏-戴維遜公司每年生產並在世界各地銷售20多萬輛摩托車,總銷售額達到了29億多美元。

一個多世紀以來,公司不斷發展興旺,其優勢之一就是雇員和顧客對哈裏-戴維遜摩托車充滿了熱情,正是由於這種感情,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熱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但是現實情況是,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充滿熱忱的人越來越少,據估計,美國有82%的人視工作為苦役。

職業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應該是一件讓人覺得幸福的東西,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厭惡它?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工作太單調、太乏味,其實問題往往不在工作的本身,而是出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一旦對工作失去了熱情,即使當初工作如何吸引你,經過一段時間後,你也會發覺它無聊至極。我們應該從自己的工作中不斷發現它們的趣味性。

如果說工作是你的愛人,那麼熱忱就是愛人的生命。如果失去了熱情,你將無法再在職場上立足和發展,依靠熱忱,我們可以釋放出無比巨大的潛能,發展出一種堅強的個性;憑借熱忱,枯燥乏味的工作將會變得生動有趣,使自己充滿激情;憑借熱忱,周圍的同事將被我們感染,可以讓你贏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當然憑借熱情,我們可以獲得老板的青睞,贏得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哈裏-戴維遜公司的員工都是充滿熱忱的,也隻有他們能夠幫助公司進行初期的發展,克服中期的危機,使公司最終贏得聲譽。可見,熱忱的態度是做好事情的必要條件。

職場上的每一個都承受著來自各個方麵的壓力:一個職位的競爭、對於工作的要求,以及一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每時每刻都束縛著我們的思想。因為他們的作用,我們會變得無精打采、垂頭喪氣和漠不關心,扼殺了我們對美好事業的憧憬、追求以及熱忱。這樣,我們的職業生涯就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