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年輕人臭味相投,天天湊在一起胡吃海喝,這天不知怎麼地說到了生活的問題。袁五已經半個月沒有進帳過一個銅板了,而五爺爺不用說小夥計的身價,一個月也就光夠糊個生活,時常還要靠五奶奶接濟,三個人中僅好點的就要算魏無極了,也算是一技傍身的人,但時逢亂世,人比鬼還可怕,他也是挺久都沒有開張過了。三個人在院子裏一邊怨聲載道的抱怨著命運,悲歎著時事一邊喝著米酒揮霍著渙濫的青春。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十了十多天,眼看著就進入冬天了。五爺爺突然發現袁五和魏無極二人怎麼突然忙碌了起來,一天跑進跑出的,在店裏根本就看不見人,更別說還有空陪自己暢談人生理想了。五爺爺偷偷找袁五問過,但發現根本沒法撬開這廝的嘴,他這老江湖嘴裏沒有一句實在話,於是又把主攻方向轉向了魏無極,魏無極治鬼雖然有一套但
要敷弄人還真不如袁五。隻幾名話就讓五爺爺逼到了牆角,漲紅著臉終於承認了,原來他和袁五準備去尋寶,而這計劃中的人選沒有五爺爺。五爺爺一聽,這還得了,馬上召開了和袁五、魏無極的三人會議,這時袁五才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原來袁五和魏無極準備去尋寶的計劃早在還沒有遇見五爺爺之前就已經定下來了,隻是等到冬天才計劃實施而已。當初的計劃本就沒五爺爺的參與,再加上五奶奶三天兩頭地來小院向五爺爺噓寒問暖擺出的一副非君不嫁的架勢,想約五爺爺也隻怕通不過五奶奶這一關啊。畢竟尋寶可是具有一定危險係數的運動啊,所以,胡老五同誌你還是乖乖在這看家吧,等我們袁魏二位得勝歸來,自然論功行賞,自也有你的一份。聽著袁五在這長篇大論地一番論述後,要是簡單點的人隻怕就會對袁五感激流涕,乖乖在屋看家不說,還得記上袁五天大個人情,但五爺爺豈是一般人可比。等袁五說完後,五爺爺先是假裝感激流涕的對袁魏二人表示了崇高的謝意,然後就是大義凜然的表示了好男兒的誌在四方,為了實現胸中理想當得效命韁場不辭馬革裹屍,豈能為小小兒女情長牽畔住前進的步伐等等的高尚的個人情操,最後又語鋒一轉又意正辭嚴的批評了袁魏二位,尤其是袁五同誌搞小山頭不注意團結,在利益當前的問題上多吃多占,應當給予糾正。當然最後也給了袁五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機會,隻要袁魏二人願意改正,五爺爺也一定會給兩位同誌一個機會,也就勉強加入了尋寶小組吧。三人小組會議終於在一片笑罵聲中結束了,最後形成的決議是帶上五爺爺一起玩但是胡老五作為未學新進隊裏所有的輕重家當都得他扛。作為新進隊伍的一員,袁五向他通報了隊裏尋寶計劃,原來這次尋寶的目標是指向了關於幾百年前土司王手裏的一筆寶藏。宋天禧元年,朝庭大亂,第五代土司溪州刺吏彭儒猛趁機起兵造反,宋朝出兵鎮壓,將彭儒猛擊潰,俘其子彭仕漢,帶回汴京作人質。後經順州蠻田彥安從中周旋,彭儒猛至明灘與宋使歃血為盟,結束爭端。彭仕漢從汴京回到溪州接任第六代土司後,聯絡李順同、社忽等土官率士兵反抗宋朝,進攻澧州,殺死辰州巡檢王文慶,劫掠府庫、商家、富戶獲金銀數萬兩,宋將史方督軍攻入溪州,殺死社忽、李順同,彭儒猛見形勢不利,即與其次子設計將大兒子彭仕漢殺死,以此表示效忠朝庭,戰亂方停。但是至此也就留下了個懸案,那就是彭仕漢劫掠辰州府庫、商家、富戶所得的大批金銀珠寶下落不明。相傳彭仕漢在夜裏與其心腹將劫掠所得埋藏在了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而隨著彭仕漢與其心腹一夜間的突然死亡,這批珠寶也就成了不解之迷了。曆代土司為了尋找這筆寶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於為了便於尋寶,土司王都也從龍潭城遷到了羊峰城、王村、福石城還有新司城,光都城都遷了五次,由此可見這批寶藏的數量之大。幾百年來,尋找這筆寶藏的人成百上千,但由於時代太過久遠,而且牽涉著當時統治者土司王家族一段不光彩的曆史,不論是以父殺子還是以弟謀兄都是與幾千年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所不齒地,所以曆代土司王對這段曆史都比較隱晦,外人就更加難以知曉當時的事實真相了,這也就給尋寶造成了相當大的難度。而且隨著不斷有尋寶人的離奇死亡,更給這筆寶藏添上了神秘色彩,甚至更有人說這不但是一筆寶藏而且還隱藏著一個關於長生不老的秘密,所以才引發土司王曆史上這段父親與弟弟謀害兒子與哥哥的醜聞。這筆寶藏在永順是一個盡人皆知的秘密,但是一百人就會有一百個不同的版本,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筆寶藏的真實存在性。目標即然確定,接下來就是確定出發的日子了,三人會商後選在了冬月初十。五爺爺也去櫃上給劉掌櫃告了個假,謊稱家裏有點事,想請個把月假回家一趟,劉掌櫃本來就沒把他當夥計看待,聽說家裏出事了,忙叫櫃上結算清了工錢,又另給支了路費盤纏,並一再叮嚀事一辦完就得回來上工、五奶奶倒是跟著灑了幾滴眼淚,最後在五爺爺的一再承諾保證下才得以返涕為笑。把家裏安排妥當,三人帶著行囊就向此行地第一站——王村進發。其實選王村作第一站並沒有什麼特定的意義,而是因為從沅陵上永順,王村是進入永順的必經路口。王村座落在酉水河下遊的北岸,是一座具有幾千年曆史的古鎮。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本水舟楫之便,上通順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索有“楚蜀通津”之稱,是湘西四大名鎮之一。在土司王時期,王村一直是土司王盤踞的重鎮,改土歸流後置施溶巡司,巡檢駐王村。永順建縣,千總駐王村,是永順縣除了縣城之外最大的去處也是永順縣與外界交通的第一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