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過後,很快就迎來了第一場大雪,紛紛揚揚,淹沒了子洛城。
子洛城坐落於清遠國南部。
因為緊靠著寬廣的玉直江,漕運發達,所以城池雖然不大,店鋪卻是林立。過往商旅行人不絕,處處透出一股繁華之氣。
隻見城中一條不起眼的小街上坐落一間當鋪,這當鋪裝修的古色古香,牌匾也是陳舊暗黃的顏色,上麵刻有四個個黑色大字“豐源當鋪”。
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家老字號,且頗有些年頭了。
此刻一個大約十七八歲的白淨少年披著一件青布大襖,正圍坐在火爐旁打盹。因為城中下雪,當鋪又地處偏僻,所以鋪中極為冷清,也難怪這少年無精打采。
少年名叫李易,在這子洛城可謂頗具盛名,這少年七歲便能作詩,十三歲便中秀才。一時為子洛城之俊傑,甚至在整個清遠國都略有聲名。
不過在十五歲時,這少年得了一場大病,之後竟性情大變,也不在追求功名轉而癡迷上了修道。為此將偌大的家業盡數敗光,隻為求取一兩則仙法,道文。
到了今日,昔日子洛城豪門李家也隻剩下這一個發家時的當鋪。李家也分崩離析,而李易這一脈也就隻有李易一人還在子洛城,至於李易父母早就離世多年。
就在李易平頻頻點頭,就要進入夢鄉之際。一位客人緩緩走進當鋪。這人走進當鋪哈了一口氣,跺了跺腳,抖掉身上的積雪。李易這時已被這人弄出的聲響驚醒。李易微睜著眼睛,頭也不抬,徑直道:“客官,典當還是贖回?”
半晌,來人沙啞著聲音道:“典當,當我家祖傳的《鬼神異誌錄》。”這人把祖傳兩字咬的極重。顯然是知道李易喜好收集古書的名聲。
李易可不是當初那個極欲求仙的天真少年,經過這麼多年的苦苦搜尋,李易已知修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更何況現在李易也不如當初富裕,他還指望這家店鋪生活呢!故而聽次並無多大情緒波動,李易抬起頭,淡淡的看了來人一眼,隻見這人五十來歲,頭發蓬垢,身穿破舊灰色棉襖,正一臉慎重的從自己懷裏掏出一本書籍模樣的東西。
李易不禁一笑,這人李易卻是認識,此人原本是子洛城第一樓的說書先生,名叫李三才,外號李半仙。
在子洛城也算是名人,李易也聽過其說書。可惜後來染上了賭博惡習,家產散盡,到如今已淪落街頭,成為乞丐了。
拿著李三才說的《鬼神異誌錄》李易翻開一看,隻見暗黃的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字,記述的都是一些山精密魈,鬼怪故事。
李易又翻了幾頁,發現後麵,竟是這世界凡人難懂的金色道文。李易瞳孔一縮,隻覺心一下跳到了嗓子眼了。
李易記憶並不屬於這世界,而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一個平凡青年。因為李易前世癡迷古董,所以讀道文頗多研究。
在來到這世界之後,李易無意得到一篇道家的吐納之法,李易好奇一修煉發現其竟真有效果。故而才費盡心思收集這種道文,隻是散盡家財也毫無所獲。
沒想到今日遇見,李易又怎會不激動興奮呢!
李易微微頓了一下,慢慢使自己的心緒逐漸平複下來。然後臉色不變道:“這筆記僅僅是記載了一些鬼怪故事,消遣之時還可看看,並無實用,至於後麵的古怪金文,我卻是不懂,想來是誰塗鴉亂畫上去的。”
那李三才一聽,滿臉急色,怒聲道:“這本《鬼神異誌錄》確是我祖上偶然所得,我雖看不懂後麵的金文,卻也知其頗為不凡!絕不是什麼塗鴉之作!”說完又轉而用無奈的口氣道:“要不是迫於無奈,我是絕對不會當的。”
李易一聽這話,故意將眉頭一挑,嘿嘿一笑:“唉,瞧你說的,我可沒勉強您,要是您改主意了,行啊,東西你拿走!要是真想當,便自己開價!”
李三才臉上怒色一閃而過,繼而又變為無奈之色,咬了咬牙道:“五兩銀子,當期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