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正文卷 第六十三章(2 / 2)

“可是,皇上若真的賜婚,會是蘇家小姐嗎?你兄長既然對蘇小姐有意,若娶得非她,怕心裏會不好過吧。”羅氏經馮清歌一提醒便想到賜婚的可能性,不由又擔憂起來,馮家子嗣可皆是專情之人。

“清歌以為此事不說十成把握,也是有八成的。蘇姐姐的年齡合適,若論身份地位,蘇家為文官翹楚,定在皇上的備選之列。”馮清歌始終未提及自己與柔貴妃的事,她不想羅氏再為她多思。

羅氏點了點頭,輕歎口氣道:“隻要你跟寒兒都能順遂自己的心意,幸福度過一生,這便是為娘最大的心願。”

馮清歌不曾回應,隻是手腕上的血玉手鐲透出陣陣涼意。

回到聽風院,華瑤趁著巧文去小廚房取甜點,湊到馮清歌身邊說道:“小姐,世子傳了信來,約在景華樓相見。”

馮清歌點了點頭,原先他們是不見麵的,隻是這兩日發生的事全靠來往的隻言片語也說不清楚。

夜幕降臨,華瑤帶著馮清歌無聲無息地翻過府牆,行了幾步在轉彎處已有馬車候著。魏子淵默不作聲地坐在車架上,不同往日裏的熱鬧,馮清歌也不曾多問,隻由著馬車往景華樓駕去。

這是馮清歌第一次登上景華樓的最高層。推開雅閣的門,便見一襲月白色長袍的殷鴻離背對著她站在窗前。燭光微亮,混合著窗外透進來的月光,將他的身姿拉得愈發纖長。

殷鴻離轉過身來,目光含情地看著馮清歌道:“一直想著領你來這裏,總算能夠實現這個心願了。”說著走上前去拉馮清歌端放在腰前的雙手,馮清歌微微掙脫了,卻掙脫不開,隻能任他握著,一步一步往窗口去。

窗戶旁有扇小門,殷鴻離打開那門,便有機關轉動聲,從上頭放下一塊長台,可容三人站立在外。殷鴻離拉著馮清歌踏上長台,三周並無遮擋,腳下是數層樓高,馮清歌有些緊張地抓牢了殷鴻離的手,引得殷鴻離唇邊露出一絲笑意。

從長台放眼看去,竟將大半京城看得仔細,條條列列的街市,疊疊層層的屋棟,零星亮著燈籠的府門,連遠一些的皇宮也在自己腳下。

馮清歌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身無所依,腳下又是驚險的高台,一個不慎掉落下去就是粉身碎骨。然而看著這片靜謐中的故土,如此平靜祥和。她的親人,她的朋友,她不認識的其他人都在這裏安居樂業。小家之樂與大國之安,第一次叫她產生了思考。

殷鴻離靜靜呆在她身側,手緊緊握住她。見她眼神裏流露出驚歎,又帶著幾分疑惑。月色將她的側臉鍍上一層光澤,冷色調的光愈發趁得她氣質清幽。

片刻,殷鴻離恐風大,吹凍了她,便拉著她回了雅閣。

殷鴻離親手倒了杯熱茶遞到馮清歌手上,“夜裏涼氣重,喝了熱茶去去寒氣。”

馮清歌趕緊喝了口茶,來掩飾自己快了一拍的心跳。

“世子今日找我來,是有何事?”

“宮裏傳了消息來,柔貴妃不知向聖上說了什麼。聖上已經下了旨意要為墨寒賜婚了。”見她預備談正事,殷鴻離也正了顏色。

“柔貴妃那兒是小女去請的願,隻別出什麼岔子便罷。”馮清歌一臉平靜。

“瑞平長公主前兩日住回了宮裏,陪著太後娘娘。她似乎有意要為蕭景夙的婚事尋找合適的人選。”殷鴻離說這話的時候,眼睛緊緊看著馮清歌,想從她眼裏瞧出一絲端倪。

而馮清歌並不願意在此事上多做糾纏,又問道:“富餘當鋪的事如何說了?”

殷鴻離見她不願意談南都的婚事,也隻得壓下不談,邊走幾步邊說道:“富餘當鋪的背後當家是怡和王的外祖薛家,但這鋪子前段時間已轉到怡和王手裏。隻是沒有過了明麵。如今衙門已經封了富餘當鋪,拷問了店裏一應人等。”

馮清歌安靜地聽著,素手情不自禁地攪著手上的帕子。殷鴻離看她一番動作,說著話也跟著停了下來,被馮清歌發覺,嗔怒地看了他一眼。

“咳……”殷鴻離趕緊清了嗓子繼續說道,“趙承乾已將消息封了,是而怡和王還不知鋪子被查的事。如今趙承乾已經查到製銀私坊,就等聯合了大理寺來個一擊即中。”

馮清歌點了點頭,思索片刻說道:“製銀的事景華樓就不要再參與了,讓他們兩個去鬥吧。既然趙承乾已經查到地點,那小女也不需多言了。”

殷鴻離聽她的意思是知道在何處,便不覺吃驚了。自她說過那個夢後,他已告訴自己不管她經曆過什麼,他都一如既往地要和她共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