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升,萬道霞光初臨大地,山間繚繞的霧氣在陽光的照射下逐漸揮散一空。
在半山腰,一個身穿青布衣的少年正背著竹簍,沿著崎嶇的山路逐漸上行,他一邊走一邊小聲的念叨:“華蓋麻杏紫蘇子,茯苓陳草桑白皮;風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遲疑……”
這名低語的少年名叫李鶴凡,現年十五歲,就居住在山腳下的青山村裏。
李家世代行醫,山間耕田雖不多,然其父李岐黃卻是方圓十數裏唯一的大夫,所以日子過的還算頗為不錯。
最令李岐黃高興的,就是生了李鶴凡這麼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李鶴凡從小就是村裏公認的神童,三歲識千字,七歲便熟讀四書五經,至於那些湯頭歌,十二經脈圖,皇帝內經之類的岐黃醫術更是倒背如流。唯一讓李岐黃覺得不滿的就是李鶴凡的心地實在太過善良,經常背著他贈醫施藥,動不動就來個全免大奉送……
昨天又是如此,李鶴凡竟趁著他出診的機會把一根珍藏多年的人參送給了一個重病的獵戶!此事讓李岐黃認識到此風斷不可漲,如是放任兒子這麼下去,那這個家非得讓他敗了不可。
為了讓李鶴凡知道這個家業攢下不易,李岐黃竟忍痛喝令兒子上山采藥,好在背後的大青山雖然山高林密的,但還沒聽過有什麼猛獸,不然李岐黃那舍得把獨生愛子往山上攆呀!
李鶴凡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岐黃醫術,菜藥雖說有些辛苦,卻難不住他,隻一個上午的時間,竹簍內就填滿了十數種草藥,就在李鶴凡剛要打道回府的時候,突然在一片碎石中發現一株異常罕見的白月草。
白月草因根葉上的半月形白痕而得名,功可理氣化瘀,尤對外傷頗有神效,據說配上幾味稀有的草藥還可煉出延年益壽的仙丹,不過這僅限於傳說之中,究竟能不能煉出仙丹誰也不知道。也不知是因為這虛無縹緲的傳說,還是白月草太過少見,致使它的價格竟比人參還要高上幾籌。
把這株白月草小心翼翼的放入竹簍中後,李鶴凡才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繼而一陣欣喜就湧上心頭。“看到這株白月草,想必爹爹再也不會生氣了吧!”
李鶴凡腦中的念頭才剛剛轉完就覺得腳下突然一空,隨即就掉入一條傾斜向下的坡道之中,一連下滑十數米李鶴凡才接觸到平整的地麵。
十多米深的地下沒有一絲陽光,但是這裏卻並不缺乏光明,出現在李鶴凡眼前的是一間八角形的占地約有十數平米的天然石室,也不知這石室是何種石料所築,竟散發出蒙蒙青光,石室的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石案,上邊似乎還擺放了一些什麼東西。李鶴凡猶豫了好久,終是沒有敵過自己的好奇心,緩步上前一看卻發現石案上擺的並非是什麼祭品,而是五張彩圖外加一套細如牛芒一般的金針。
不等李鶴凡細看,變故陡然發生,五張彩圖外加一套金針竟化作五綠一金共六個光團瞬間飛入他的眉心,同時一陣劇烈的頭痛直接讓他暈了過去。暈過去的李鶴凡並不知道,就在他暈過去的這段時間裏,那散發著蒙蒙青光的牆壁上突然浮現出各種動植物的圖像,天地萬物無所不包,最後所有的青光皆化成一團巨大的光球隱入到李鶴凡的身體中去。
時光冉冉,歲月如梭,李鶴凡這一覺足足睡了一百年才逐漸清醒過來
……一百年……滄海變桑田,天地間早已物是人非了,拋下悔恨而終的李岐黃不提,單說李鶴凡一覺清醒過後,眼中的世界已是大為不同。雖然石室中暗無天日,但是李鶴凡的視覺卻並不受影響,石室中的所有景像可說是纖毫必現。
李鶴凡搖了搖微暈的腦袋,然後低聲自語道:“怎麼搞的,我怎麼睡著了?”隨即想起石台上的彩圖和金針,舉目望去那裏還看得見,就連原本采摘的草藥也已不見蹤影。
雖是有些不甘,但對此時的他來講還是回家更重要一些,他可不想再被老父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