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緣來相交,一開始本不相識,但卻會彼此試探、接觸。漸漸地,融洽地交合到一點。可無奈,燦爛的韶光總是稍縱即逝,當其完美地砌合後,不得不、也無可奈何地漸行漸遠。它好似分離地那樣隨意,是那樣,擦肩而過。
我猜,曾幾何時,你我都還有過躊躇、駐足、回望。可惜的是,那兩道淒美耀眼的北極光,最終,還是不舍地,劃過無邊的天際,消失在幽暗的盡頭……
時光匆匆,快的我被它拖著往前跑,冗長的歲月埋葬了無數蠢蠢欲動的少年情懷。不知不覺竟到了4月,一個多節日的月份。
我記得以前學過這麼兩句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節雖然不是活人的佳節,但卻為久在異鄉的somanypeople換來了三天的法定happyholidays.
清明節前三天也很奇妙,是愚人節。
由此可見,西方的耶和華與東方的閻羅王早就商量好了,愚人節讓所有的活人放下嚴肅的架子,盡情地放鬆幽默,而清明節也讓所有的死人痛痛快快地收到了來自後代子孫的鈔票。人鬼盡皆在這四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真是好日子。
4月1日那天,我也趁著愚人節‘愚樂’了自己一次,先不說我怎麼愚樂自己的,等會兒再揭曉,這裏先來說一部電影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大家都看過吧?
高考時,沈佳宜身體不適發揮失常,考去了師範,柯景滕想,她將來當老師的樣子,應該蠻不錯的。柯景滕也考到大學,一所沒有沈佳宜的大學。
大學期間的一次假期,柯景滕去台北看沈佳宜。他問:“喂,我們這算是約會麼?”
沈佳宜紅著臉答:“這得問你自己啊……”
其後兩人一起吃著小吃,在廢棄的火車道上散著步。沈佳宜突然問:“你喜歡我嗎?”
柯景滕答:“當然喜歡啊!”
沈佳宜又說:“其實我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好……”
柯景滕說:“你在說什麼啊?”
沈佳宜回道:“就是說,我在家也是個邋遢的人唉,我也會笑得很不文雅,很不淑女的……”
這時我想到之前柯對沈說的一句話,當時柯猶豫不決地對沈說:“沈佳宜,大學裏,千萬不要被其他男生輕易追到。”
沈問:“為什麼?”
柯答:“雖然我還沒有追到你,但請給我一個繼續喜歡你的機會。”
這個機會,沈佳宜沒有珍惜,陳圓,她也沒有珍惜……
電影之所以令人感動,是因為我們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曾經--今天是4月1日愚人節,有多少聰明人在這一天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又有多少愚笨的人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我無從知曉。
那愚笨的人也隻有自己心裏明白,他隻是因為愛上另一個愚笨的人,所以甘願變得又笨又傻。愛情就象圓周率,無限不循環。其實,隻為了,讓彼此不再一個人。
好吧,電影就說到這裏,現在來說我是怎麼‘愚樂’自己的吧……
2012年4月1日這天,一場開誠布公的交談。偉果果那位曾經愛戀了三年的‘女性朋友’陳圓,最終還是沒能將那第二個字去掉成為‘女朋友’。
一直以來,我稱她為二孬,任何人都不懂這個‘二孬’的涵義,她也不懂。今天,看過這篇文章的人算是懂了。因為我不喜歡那第二個字,所以--二孬就是‘二不好’。
所有人都認為,此刻的我會很傷心很難過。但其實,偉果果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將所有的傷心和難過都用完了。很多人傷心時會愛上喝酒,很少的人將酒水化成了淚水,更少的人將淚水化成了詩篇。細數這四年,寫這首長詩時應該流淚最多吧。
醉尋芳:蝶搖翅,百花飛,雀躍隨風追。
追思不得身憔悴,愁歎使餘悲。
盈盈切切心不悔,殷殷怨怨身相隨。
人不寐,癡蝶有心覓花蕊,落花無意彩蝶飛。
蝶翩翩飛,穿越千山萬水始終不覺累。
風兒吹,夢相隨,千年比翼,文君蝶戀花一回。
花苒苒開,韻留何處十裏飄香古城外。
無所謂,是與非,今生把酒,相如賦詞曲一醉。
我一人睡,落潸然淚,夢裏醒來月華涼如水。你涼如水。
影雙重疊,歎冥夜黑,對月祈禱萬般思戀誰?我思戀誰?
三年的眷戀沒有結果,即使再樂觀的人,心也傷過、痛過了,也該放手了。陳圓,希望你能幸福!這句發自內心的祝福,讓時光回到了三年前,2月13日的夜晚,那夜,我告訴你,不是情人節……
人生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經曆很多,高興的、痛心的事情,我們會因為希望成真而興奮,也會因為希望破滅而無比失望,我們永遠不知道高興和悲傷哪個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