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語中,曆練的圖案是:一隻龜和一隻兔子賽跑。龜兔賽跑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聽過,而且不隻一個版本。最早的版本是兔子半路上睡覺,結果烏龜贏了;再一版本是華君武的漫畫,烏龜以為兔子這次還是會睡覺,而兔子卻接受了上次的教訓,終於一掃前恥;還有版本說因為賽跑路線上有條河,結果比賽變成了團結協作……至此,我想大家都應該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實際的結果,與想象中的結果總會有出入!我們要想成長,必須停止用思維做判斷,改為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體驗。
成長是人類永恒的需要,也是一個人終生的主題。雖然現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正在改革,但是仍然不能滿足個人成長的需求,為此,組織要為成員提供更多的、個性化的曆練機會,我們自己也必須積極主動的進行更多學習曆練。
所謂的曆練,不僅僅是試驗一些自覺可行的想法,更要走到未知中,經受自認為自己不能承受的危難中,就像烏龜敢於向兔子挑戰賽跑那樣。也許是因為“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大環境,導致絕大多數人,見到困難的逃避,聽到危機就退縮,遇到責任就推脫,而這些作為,看似對我們有利,實際上是讓我們錯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長機會!
很多人知道危難是機會,但他就是不去行動,這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內心中缺乏信任。
信任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是:信任自己——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誰也不會相信他。自信是調劑混凝土的水,沒有水,石灰、水泥之類隻不過是一盤散沙;第二層是:信任他人——充分的信任最能激發人的潛能和熱情,不信任他人者,不是因為剛愎自用而累死,就是在猜忌中遭受眾叛親離!信任他人,有兩個要點授權和反饋,缺一不可。第三層是:他人信任自己——讓他人認同自己的願景,相信沒有什麼不可能,並且以大無畏的精神去奮鬥。讓他人信任自己的能力和動機,需要前兩層做基礎。任何妄圖以權力、武力,或者單憑能力臣服他人的做法,都是弱智而愚蠢的!
經受危難,解決問題是一種曆練,坦然的麵對成功和失敗,也是我們必須要進行的曆練。成功是糖衣炮彈,我們要做的是好好的享用外麵的糖衣,並且把裏麵的炮彈拆禦了,分門別類再利用;失敗是包在刺球裏麵的栗子,我們必須想辦法搞掉它的刺,否則,是永遠也品嚐不到栗子的甜美的!
曆練,不僅僅是成長的需要,它本身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內蘊藏著數不盡的樂趣與驚喜。我們進行曆練,絕不能被結果束縛了心眼,要享受曆練過程中的困惑、意外、驚喜、成功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