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寶寶的乳頭錯覺
“乳頭錯覺”是指寶寶出生後,早期用奶瓶喂養而出現了不肯吸吮母乳,造成了喂奶困難。這是因為奶瓶的膠皮奶嘴較長,寶寶吸起來要比吸乳頭省力、方便,吸慣了奶嘴再去吸新媽媽的乳頭,原來用於吸奶嘴習慣了的口腔運動已不適應於吃母奶,寶寶就會覺得要含住新媽媽的乳頭很困難、很費勁,便不願再去吸乳頭,表現出哭鬧、煩躁不安。新媽媽也會因為寶寶不會吸乳頭,含接不好而感到疼痛,這樣會造成母嬰雙方都拒絕喂哺,造成喂奶的困難,最終會失掉母乳喂養的機會。要避免“乳頭錯覺”就得拒絕用奶瓶來喂寶寶,做到早開奶,勤吸吮,讓寶寶早早適應母乳,保證母乳喂養的成功。
02 要注意母乳喂養不足
母乳喂養寶寶有可能出現喂養不足的現象。喂養不足,首先表現為,寶寶雖然已經從兩側乳房吸乳完畢但仍想繼續吸吮。但上述現象並不一定表示饑餓,也可能表示口渴或僅是喜歡吸吮。如果寶寶是口渴,喂哺以後試著給他一茶匙涼開水;如果他仍煩躁不安或哭得很厲害,就得把他帶到醫院檢查一下體重,如果寶寶沒有按預期那樣快地增加體重,新媽媽就應推斷原來自己一直沒有產生足夠的乳量。如果工作太多、太累和體力消耗太大的話,乳汁是會減少的。
乳汁的供應是可以恢複的,但要經過幾個星期才能完全恢複乳汁的產量,這期間必須給寶寶補充奶粉喂養。
03 寶寶生病征兆及表現特點
1 哭
哭是寶寶尋求幫助的唯一方式。寶寶哭時一般不流淚,因此難以知道他需要什麼。正常寶寶的哭,常是因為饑餓、口渴或尿布濕了、環境溫度過低或過高引起的。哭還是寶寶的語言,也是一種運動行為,正常寶寶每天總會哭幾陣的。假如他很安靜,不哭不鬧,反要引起注意,要判斷一下寶寶的大腦發育是否正常。
2 呻吟
如果寶寶呼吸道或心髒患有疾病,導致肺功能明顯紊亂;或因腦部有疾患,呼氣時有哼哼呻吟聲,這表示病情很嚴重。持續呻吟要比間斷呻吟病情更重,應毫不猶豫送醫院診治。
3 嘔吐和漾奶
嘔吐是指乳汁自胃經口吐出,吐出時有較大的衝力,常伴有腹部肌肉的強烈收縮;漾奶是指乳汁自食管或胃經口溢出,一般用力不大,並不伴有腹部肌肉的強烈收縮。不論嘔吐或漾奶,都可能是喂養方法不當,或食物攝入量過多引起,也可能是胃腸道功能紊亂或先天性腸閉鎖、食管閉鎖等疾病造成。一般情況,隻要寶寶食欲好,日漸發胖,這就不要緊,但要注意喂養方法,喂奶時取右側臥位,防止吐出物吸入寶寶呼吸道。如果嘔吐或漾奶伴有下列表現時,應引起重視,並請醫生檢查:
①食欲減退,精神萎靡
②發熱或前囟飽滿
③體重減輕或有脫水表現
④嘔吐物帶血或呈黃綠色
⑤常吐泡沫狀液體或流涎
⑥腹脹或可見到胃、腸的蠕動波型
⑦便秘或生後未排出胎糞者
04 不要給寶寶剃“滿月頭”
許多新媽媽誤認為,剃掉胎毛可以促使多長頭發,於是在寶寶一滿月後,就給寶寶剃“滿月頭”,期望這樣能使其長出滿頭黑發。
這其實隻是舊習俗,簡直是給剛來到人間的寶寶製造痛苦和不幸,純粹是好心做了壞事情。這是因為在剃“滿月頭”時,用鋒利的剃刀給剛滿月的寶寶剃頭,常常會在嬌嫩的頭皮上,留下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傷痕。又由於寶寶皮膚的防禦功能不夠完善,剃刀又沒經消毒,極易造成頭皮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