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子時,瓊英仍然沒有睡,她獨坐燈前,兀自垂淚。
她感覺自己的命太苦了。
三歲時,父母雙亡。
十三歲時,被繼父收養,結果還沒出閣,繼父就戰死沙場。
剛找到夢中姻緣,沒有多久,這段姻緣便煙消雲散。
為什麼她的親人總是會早早的離她而去?
為什麼她就不能與她愛的人相守相愛?
瓊英正在朦朦朧朧,昏昏欲睡之時,突然隆隆的炮聲讓她在迷蒙中驚醒。
有名女兵闖了進來:“報告郡主,宋軍發起了總攻!”
瓊英霍然站起:“傳我軍令,上城迎敵!”
原來宋江得知花榮和張清失蹤之後,便派人到處搜尋。
第二天,有探子帶來了消息,在距離營地不遠的野外,發現了花榮的遺體。
宋江聞訊,立刻帶人前往查看。
現場一片狼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花榮的無頭屍體靜靜地躺在那裏。
那一身的傷痕和身旁散落的箭矢,無聲地訴說著他最後的戰鬥。
更為詭異的是,宋江在花榮身旁發現了幾枚熟悉的石子——那是張清獨有的飛石。
更令人心驚的是,花榮臨死前,竟用指尖在泥土上艱難地刻下了“盧環”二字。
這一幕,如同晴天霹靂,讓宋江的心瞬間沉入了穀底。
回到營中,宋江怒不可遏,他深知這背後定有陰謀,而盧環的名字的出現,更是讓他心中充滿了疑惑與憤怒。
他緊攥雙拳,眼中閃過一抹決絕:“盧環,我宋江誓要討回公道!”
吳用說一定是花榮與張清在野外與盧環發生了火拚,最後盧環將花榮殺死,並生擒了張清。
因為張清和花榮隻有盧環可以殺死或者生擒。
宋江便立即派時遷於深夜潛入襄桓城打探消息。
結果第二日淩晨,時遷便回來報告宋江,說張清已經死了,而且瓊英還厚葬了張清。
另外,梁山被俘的解寶、單廷珪和耿恭已經被殺害。
宋江聽了大怒,他認為是張清投降了瓊英,勾結瓊英、盧環殺害了花榮和被俘將領。
於是,宋江不顧眾人勸阻,毅然決定盡起十萬大軍強攻襄桓,誓要捉拿盧環和瓊英,為死難頭領報仇雪恨。
炮聲震天、戰鼓隆隆,梁山大軍兵臨城下,城頭上箭矢如雨,擂石如雹。
雙方將士奮力拚殺,喊聲震天,血染戰袍,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與悲壯。
宋江親自督戰,他一手持刀,一手持令旗,站在一處高坡之上,指揮十萬大軍攻城。
盧環此刻卻立於城垛之上,手持七星寶劍,衣衫獵獵作響。
他一眼看到了在城下指揮攻城的宋江,他高聲呼喊,聲音穿透夜色:“宋江,你若真有膽識,便親自來擒我!”
宋江聞聽此言,怒發衝冠,他不顧一切,就要親自率眾攻城,身旁眾將見狀,紛紛勸阻。
吳用輕搖羽扇,語重心長:“公明哥哥,此乃激將之法,切莫中計。我軍當以智取勝,而不可逞匹夫之勇。”
宋江哪裏聽得進去,他令旗一揮下令:“能殺死盧環者賞金千兩!生擒盧環者賞金萬兩!凡梁山校尉統領以上,率先攻城!有畏敵退縮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