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對於豬的看法(1 / 2)

關於六皇子的態度,夏凡自然明白了很多事情,盡管他還是沒能把知福和那個傳說聯係起來,但至少他可以肯定這間書院遠比它看起來簡單的外表要不簡單的多。

國教學院還有幾天便要開學,夏凡想去看看,知福說那裏麵存有一些對疑難雜症失傳的療法,會對夏凡的病或許會有幫助。

希望,哪怕是那麼一點點,對於求生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

夏凡在閑暇的時間,習慣性的對草堂的書,進行了翻閱。讓他尤為感興趣是以前學生的一些作業。

那日先生與學生一起外出,見田間有一豬,先生指豬,讓眾人回去各書一文。

卷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所不仁以牲畜為食,這是自然之法,規律之所在……我輩人當感悟天地之道,超脫自然之法,得聖人之境……”

先生給的評語:道之所在,理之所在。

卷二

“豬被人當做食物,原因是豬比人弱小,同樣人比魔族弱小,魔族就以人為食物。其根本原因其實不在於弱小,在於團結與否。一千隻敢於亮出羊角的綿羊,猛虎也不敢欺。這就是為什麼螞蟻總能戰勝比它們強大千百倍的生物之原因,是千年前各種族聯盟打敗魔族之道理……

千年之後,觀我人族,分崩離析,各國,自行其道,內戰連年,百姓流離,屍橫遍野……反觀西方魔族,經過千年,已養精蓄銳……

我人族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吾輩中人當號召有誌者,一同改變如今人類散沙之勢……”

先生評語:誌存高遠。

卷三

“那一隻豬我是認識的,它的名字叫’阿花’,很小的時候我就見過,是一隻不喜歡呆在豬圈裏的豬。那時候它眼睛比現在幹淨,會閃動著羞澀,也許是經曆的關係,現在的目光顯得有些呆滯。

我在想,如果我是一頭公豬的話,會不會愛上它。應該不會,因為小花的唇形即便是在豬裏麵也不算漂亮的,不過總會有看上它另一半。我則會祝它們幸福。

……

記得我曾經見過過一隻星靈鳥,它住在“草堂”後麵的那篇榆樹林裏,每到早上的時候便會唱著歌把我喚醒,聊得興起時會跳很優美的舞蹈。她很喜歡看晚霞,因為隻有晚霞才和她故鄉的顏色一樣,她的故鄉在遙遠的南方,定然是個很有趣的地方。到了冬天我想陪她一起去看看。回來時,可以告訴‘小花’,因為它不會飛……”

從字跡來看,最後一篇的作者年紀應該很小。先生的評語是:有意思。

……

再往後翻閱,文字中透露的信息,會讓夏凡激動不已。雖然觀點不一,但定然都是了不起的人。

夏凡走出藏書的偏房,進入草堂正廳時,知福正在幫一個人倒茶。那人舉止形態中沒有絲毫是客的感覺。

“在看書?”見夏凡出來,那人很自然的問到。夏凡點了點頭。

那人站了起來,環顧了草堂“很久沒來了,這裏一點都沒變啊。”

“先生可好?”那人語氣透露著恭敬。夏凡繼續點了點頭。

“你似乎不大好。”那人眉頭微皺。夏凡抿嘴,卻忘記了點頭。

“京都還是有些風景,有空多出去走走。年輕人要有年輕人的樣子,性子太淡不好。”這口吻如同師長,夏凡卻沒有感到不自然。“你來後希望這裏能回複些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