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慈不掌兵(2 / 2)

但陳霄在兵部帶過一段時間,他清楚的知道,兵部軍器局生產的最新式硬弩,射程是遠超金帳汗國騎兵所使用的反曲弓的。

那麼此刻鄭國公常瑁甘心讓士卒冒著巨大的傷亡,卻命士兵引而不發,除非他通敵叛國,否則就隻有一個解釋,他想要更大的戰果,而非打草驚蛇……

果然,金帳汗國的騎兵再怎麼驍勇,幾輪騎射下來,也難以維持原有的陣型了,而前後銜接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開始出現問題……

雖然大明軍隊就地結陣,但金帳汗國的騎兵總體而言是不斷推進的,兩軍之間的距離也在緩緩縮短,從最初的標準的一箭之地慢慢變短。

忽然,鄭國公常瑁大喝一聲:“放箭!”

他身後的掌旗官立刻將早已舉起的旗幟狠狠麾下。

時間仿佛凝固了一瞬,大明龐大的軍陣萬弩齊發,向天空射出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弩箭,將對麵金帳汗國的騎兵幾乎全部覆蓋了進去。

金帳汗國的騎兵陣營頓時一陣人仰馬翻,他們雖然長於騎射,但高機動性必然以防禦力的減弱為代價。

麵對大明的勁弩,金帳汗國的騎兵不論人馬,觸之即碎。

同時,一瞬間的巨大傷亡也不可避免的導致他們隊形散亂,戰馬受驚,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或戰術回避。

而鄭國公常瑁抓住了這個機會,命令訓練有素的弓弩手發動了第二輪、第三輪的射擊。

這兩輪齊射在加深對金帳汗國騎兵傷亡的同時,也持續對其形成了騷擾,讓金帳汗國的騎兵始終無法恢複隊形。

要知道,金帳汗國攻擊大明軍陣之時,是靠著一支支小隊輪番挺近,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對大明軍隊造成殺傷,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是因為每次攻擊的人手有限,實際上對大明軍隊造成的殺傷並不大……

而大明這一方不動則已,一動便是石破天驚,數萬弓弩手同時放箭,對整個金帳汗國的前鋒騎兵造成了火力覆蓋,將士卒的武器代差優勢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但是陳霄知道,能造成眼前的戰果,鄭國公常莽的指揮功不可沒,沒有他之前的隱忍誘敵深入,大明的弓弩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的戰果。

果然是慈不掌兵,陳霄暗暗吐了一口氣,在心中感歎道。

此時,金帳汗國先鋒騎兵的隊形已經徹底散亂,無法組成有效反擊,而鄭國公常瑁再次下令,命大明兩翼騎兵迂回包抄。

他竟然試圖以與對方相差不多的兵力,徹底吃掉這支來犯的敵軍。

竟然想靠一支以步兵為主的軍隊來吃掉同等數量的騎兵,不得不說,鄭國公這一波秀到了陳霄,沒想到這個平日裏濃眉大眼的鐵憨憨,打起仗來都有這麼多手段,那掛帥出征的魏國公豈不更秀?

金帳汗國的先鋒們看到大明兩翼騎兵對自己形成了包抄,而頭頂那仿佛死神鐮刀一般的勁弩仍然攢射不停,終於徹底喪失了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