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霄可不願意因為自己挑了幾個毛病,最後大軍一旦失利,將門反手給自己扣一個幹涉軍事的帽子,然後將失敗的罪責推到自己頭上……
所以陳霄擺明了態度,那就是不幹涉軍事指揮。
哪成想,有的人就是賤,你不收拾他,他就膨脹,覺得你怕了他……
這種人,俗稱——欠削!
……
隨著大軍深入河北道,中原繁華的景象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滿目的蕭條,連天的烽煙,以及無數拖家帶口,如行屍走肉一般向南逃避兵禍的百姓……
他們的臉上都是目睹親人被殺,卻無能為力,悲痛欲絕之後留下的麻木……
麻木的望著南方,麻木的邁動著雙腿,麻木的追尋著渺茫的生機。
這無數微不足道的生命,彙聚成一股龐大的人流,沿著官道兩側南行……
逃難的百姓自覺的避開大軍行進的官道,陳霄騎在馬上,看著官道兩側衣衫襤褸的百姓,下令道:“拿著本憲的名刺,派人快馬加鞭去南邊的州縣通知地方官,準備迎接災民,告訴他們,若是讓災民餓死了,本憲回頭參他們一本救災不力。”
陳霄手下的武舉人聞言為難道:“中丞大人,各地官府如今都在加緊調撥軍糧,恐怕拿不出糧食來救濟災民……”
“讓他們去找那些大戶、幫派借糧,就說是本憲的意思,誰敢不借把名字報給我,本憲親自去找他們借!”陳霄的聲音透著刺骨的冰寒。
那武舉人渾身打了個機靈,不敢再觸中丞大人的眉頭,連忙領命而去。
陳霄也知道,自己這道命令是在難為各地官府,但他一路而來,所見的皆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無數地方豪勢之家田連阡陌,穀粟盈倉,卻不肯施舍給貧苦的百姓一餐一飯,而地方官府惹不起這些以武犯禁的世家、幫派,便隻能將朝廷發賦稅全部轉嫁到無依無靠的百姓頭上去……
百姓一年到頭在田裏累彎了腰,也交不上朝廷加派的賦稅,沒有辦法就隻能全家投獻到這些世家、幫派門下做個奴才,勉強維持活路……
這樣一來,又加劇了朝廷的賦稅危機,使得官府不得不向普通百姓加派更多的賦稅……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
陳霄望著遠方的烽火怔怔出神,他知道,那一道道通天的黑色煙柱是被金帳汗國打草穀後點燃的村莊……
這時,一聲驚空遏雲的鷹唳聲傳來,原本緩慢而麻木的逃難隊伍仿佛被按下了一個加速的開關,人們的臉上還是沒有絲毫表情的麻木,但眼中已經多了一絲恐懼和倉惶……
陳霄也看到了天邊那振翅飛翔的老鷹,果然神駿非常,一名武舉對陳霄道:“這是韃子的海東青,用來偵查敵情的。”
“韃子的先頭部隊已經發現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