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陳霄,請戰!”
隨著陳霄一聲大喝,將門心態血崩!
鄭國公忽然不走火入魔了,魏國公也返老還童了,將門一眾勳貴也紛紛表示願意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看到軍心可用,皇帝當即下旨與金帳汗國開戰,名魏國公徐輝為大帥,鄭國公常瑁為兵馬大總管。
至於陳霄,人家可是文官,當然是按照宰相的建議,做了一名光榮的事媽……
咳咳,說錯了,是監軍禦史。
……
隨即,朝廷下旨驅逐了金帳汗國的使節,皇帝親自前往太廟祭告祖先,並登天台為大軍祈福壯威……
各地衛所的士卒紛紛接到開拔的命令,趕往京師,無數民夫也被地方官府征調用來押韻糧草……
八月初一!
這一天天高雲淡,萬裏無雲,天子親自在金陵城頭擊鼓,為北伐的六十萬將士壯行……
而陳霄這位監軍禦史,作為文官開始能夠幹涉軍事的代表人物,被一眾陳吹吹爆。
一時間,什麼“儒將不須躬甲胄。指揮玉塵風雲走。”之類的詩句傳遍金陵,連教坊司裏都在傳唱,讓好些個離京前準備樂嗬樂嗬的武將聽得敗興而歸……
這個陳霄,可恨!
可是再恨也沒有辦法,陳霄這個監軍禦史有監督他們這些武將的權力,他們卻不能幹涉和約束這位禦史……
不然的話,到時候回京被陳霄參上一本,功勞報銷不說,沒準還得受罰……
一時間,將門感受到了文官刀筆的恐怖……
好恨啊,但還是要保持圍笑……
陳霄在離京前,接住係統的幫助,順利突破到了合體後期,隱隱摸到了衝虛境的門檻,【三分歸元氣】也終於練成,憑借著這門神功,他已經開始準備衝擊衝虛境了……
在大軍開拔的儀式上,陳霄有意露了一手,瞬間鎮住了將門的一眾殺才,魏國公徐輝看著陳霄恐怖的修煉速度,直擦冷汗,就連鄭國公常瑁也目瞪口呆……
將門終於明白,這個對手,必須正視了……
而整個將門也終於在實力麵前,學會了尊重文官,尊重朝廷的製度……
……
行軍北上的路上,魏國公和鄭國公一開始擔心陳霄這個驟貴的監軍禦史對他們橫挑鼻子豎挑眼,很是嚴防死守了幾天……
可是沒想到行軍都半個月了,眼看大軍都進了河北道了,陳霄始終保持本分,對軍事指揮從不過問,隻是要求下級軍官們約束士卒,不許搶掠百姓……
見他這和京中判若兩人的舉動,魏國公和鄭國公見陳霄這麼老實,心中不免犯嘀咕……
“老徐,你說這姓陳的小子是不是離了京慫了,不敢再和咱們兄弟叫板了……”
鄭國公是個樂天派,凡事往好處想道。
魏國公看了這活了大半輩子還有點憨憨的小老弟,心中暗罵你怕不是在想屁吃,但嘴上還是用正常的口吻道:“不能夠,在京裏也不是文官那群貨給這小子撐腰,是這小子給他們撐腰,怎麼可能出了京就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