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搜檢(2 / 2)

“大人謬讚了,下……下官,下官這是職責所在,怕出了紕漏,影響了朝廷的那個……那個掄才大典……”

聽到對方叫自己大人,口稱下官,禮部郎中大冷天仿佛喝了一碗羊湯一般,那真叫個舒坦……

國朝體製,六部郎中為五品文官,而百戶是六品的武將,六品的百戶見了五品的文官行禮口稱下官本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在這個以武為尊的世界裏,將門作為開國的武力保障,驕橫不是一天兩天了,連帶著手下也各個不把文官放在眼中,從前這位百戶,除了見到身著緋袍的四品以上的文官會客氣行禮之外,五品往下的文官那向來是正眼都不會看一眼……

有人撐腰的感覺真好,禮部的這位郎中暗暗想道,感覺自己也有化身“陳吹”的趨勢……

接下來的事情便乏善可陳了,禮部的貢院按照天幹分了十房,每個房大約二百名舉子考試,陳霄被分在甲字房,他坐下之後打開卷子,見考題果然是之前背過的,便氣定神閑的提筆將答案一一寫下,之後便閉目養神,等待考試結束……

天黑之前,貢院裏三聲鞭響宣布考試結束,陳霄的卷子在禮部官員全程護送下經過糊名,然後直接送至甲字房考官——翰林院掌院學士陳鬆穀的手上。

今科的會試主考乃是禮部尚書丁以遠,但主考大人不可能一個人看近兩千名舉子的卷子,因此每一房各有一個考官,一般情況下,各房考官在自己這一房的卷子中選取一部分覺得好的推薦給主考官,主考官確認後,便算是通過了會試,成為了一名貢士……

但每一房考官能推薦多少份卷子,是有潛規則的,比如翰林院掌院學士負責的甲字房,推薦個五十份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若是普通五品郎中負責的辛字房、壬字房,那就隻能推薦個二三十份,總之各房能推薦幾份,都有規矩,最後會空出幾個名額,供大主考在沒有被推薦的卷子中“搜遺”,以示朝廷不會埋沒任何一個賢才……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潛規則,是因為文官係統有著自己的規矩,每一個會試被取中的舉子,都會成為這一科大主考的學士,為其搖旗呐喊,衝鋒陷陣,而老師也會保護學士們的仕途,為其謀求官職,而取中舉子的房考官,也會成為那名舉子的房師,所以翰林院掌院學士這樣的頂尖五品自然要多多給自己碗裏劃拉學生了,至於“搜遺”,本意是好的,但很可能是因為通關節的關係戶實在拉跨,沒被房師選中,還得連累大主考親自下場,將其撈上岸來……

文官集團就是通過科舉,將一代代讀書人用座師與門生的紐帶連接在一起,形成同進攻退的派係。

當然,像陳公子這樣整個文官集團一起下手保駕護航的香餑餑,自然不會尷尬到落盡搜遺的行列裏去……

隻見翰林學士陳鬆穀裝模作樣的看了看,便雙手捧著陳霄的卷子遞給丁以遠道:“大主考,這份卷子雅致量宏,意境悠遠,下官以為可以點位今科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