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 天機亂(1 / 2)

百歲光陰悟仙緣,紅塵迷途怎知返?

百世輪回彈指過,半生迷途半生醉。

天寶十五年,安碌山叛軍攻陷潼關,長安震動。玄宗倉皇逃往成都,自此,盛極一時的大唐漸漸走向衰亡。亂世之中無數人家破人亡。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然而在這混亂的年代中,卻亦有人不理亂世,遁世山林,或過著世外桃源的無憂生活,或修仙訪道,聚日月之精華,不理世事,隻求頓悟大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深山翠樹之間,一個略顯稚嫩的童聲傳來,循著聲音細細尋去,在深山穀地,危崖之上,一座草屋立於花叢之間,草屋周圍異花爭豔,溫香撲鼻,無數蜂蝶繞,更有異鳥交鳴。一派仙家之氣的模樣。草屋臨涯而立,百丈之後,即是危崖。右側一道小溪縱橫而過,落入萬丈危崖,萬點水滴洋洋灑灑,如萬點玉珠,落入深崖,給這危崖草屋,平添了數分仙靈之氣。

草屋之中,一名十歲左右的孩童坐在石凳之上,正搖頭晃腦的誦著《道德經》文。孩童眉清目秀,衣著整潔,一幅惹人憐的樣子。

一旁一名老者立在石桌邊,老者一身青色道袍,道袍略現灰白,顯是穿了極久,但卻幹幹淨淨,一塵不染。老人須發皆白,長眉微垂,一幅仙風道骨的模樣。老者不住點頭,顯是極為滿意。一篇《道德經》誦完。老者麵露微笑道:“塵兒,道德真經,你已記下,但可明白其中奧妙?”

孩童名喚洛冰塵,眼下十三歲。洛冰塵道:“徒兒資質愚鈍,未級全然理解道德全義,隻是隱然間已然理解宇宙萬物深遠玄妙,與大道相輔相恃。大道空虛無形,但卻無窮無盡,又同萬物之源。”

老道歎道:“道德經五千字,言簡義玄道貌淳。五千字,字字千金,實難取舍。你能有此領悟,也實是難得。塵兒,你悟性非凡,身上靈氣又多於常人,觀你命格,又有莫大機緣,隻要肯潛心向道,將來白日飛升,與天地同壽,並不是什麼難事。隻是大道無情,道途之上諸多阻礙,你要有多於常人的忍耐方可。”

洛冰塵撓撓頭,嘻笑道:“師父如此說來,那我便是能成神仙的人了。我跟師父學道數年,師父一直教我什麼南華經,玄綱論等等一類的東西。至於那些飛天遁地,拔山倒海的道術一樣也沒教我。那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修成仙啊。”

道人一怔,這方才想起洛冰塵不過是一個十三歲小童,此時給他講大道至理,他十中能體會一二便已經是不錯了。至於那些道家典藏,他也是憑著非凡的悟性方能體會一二。如此說來,他倒有些對牛彈琴了。道人微微一笑道:“塵兒莫急,這些典藏,皆是修仙之基礎,修道講究機緣,此時你靈竅雖開,但不知為何,道心遲遲未現,就如一顆明珠,光華內斂,可見機緣未到。其中玄機,為師也未能參透。至於修仙的諸多法術,現在若教給你,你未能完全參透其中奧妙。總之時機未到,你莫要心急。”

“哦,原來是這樣啊。”聽道人如此說來,洛冰塵難免會微微的有些小失望。但他向來不會流露出太多失望的樣子,強顏笑道:“那塵兒定會努力,早日悟了道心。也好早日修成正果,以報師父教導之恩。”

道人心中透若明玉,又怎會看不透他心中的失望?但他如此體現,顯出了一幅堅韌的性格,此後道心必然牢不可破。道人欣然一笑。心中極是欣慰。

洛冰塵低頭冥想半刻,抬頭道:“師父,你曾說過,天下修士不計其數,但得證大道,修成正果者萬中無一,自古以來飛升成仙者更是屈指可數。那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去修仙,去悟道?還有,神仙是什麼樣子的?”洛冰塵說到此處,似是精神一恍,聲音變得低沉而無力“那麼多人修道,到頭到卻是一場空,這……真的值得嗎……”

老道心中一震,不知為何被洛冰塵這寥寥幾句話所打動,的確,大道艱辛,眾生如蟻,抑或在真仙眼中世間一切皆是螻蟻般渺小。那這麼多人還孜孜不倦的去修仙,去悟道。所為的,究竟是什麼?突然,他心中一陣明朗,額頭一陣冷汗湧出,暗道好險,方才心魔大盛,險些被心魔所侵。他道:“塵兒。”

一眼看下,心中大震,卻見洛冰塵雙眸之中深遂如海,更有一絲殺伐暴戾之意。顯是被心魔侵了心神。他一聲清喝,清喝之中混了清心訣:“塵兒,還不醒來?”

洛冰塵身子一震,雙眸之中戾氣盡去,刹那間恢複了清明,他愕然抬頭道:“師父,怎麼了?”

道人雙目微閉,右手指訣一掐,片刻後心中已然有數,他溫然道:“沒事,今天功課就到此為止了,你且到後山洞中去休息吧。”

洛冰塵施施然一禮,道:“徒兒告退。”他的眼中,較之以前,竟然更多出了一絲堅韌。

一切都被道人看在眼中,暗歎,心魔能吞噬人,亦能曆練人。這突如而來的心魔倒幫洛冰塵堅定了心性,此後若有所悟,道心必然更加堅定。看著他離去的背影,老道一直目送他離去。目光之中,竟然有了一絲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