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權宜之計(1 / 2)

自古以來,官司訴訟中原告被告雙方往往各執一詞。

這一日,龍威和蘇振邦的人證烏泱泱百十號人齊聚縣衙,衙門口頓時像菜市場一樣人多口雜、混亂不堪。

人群如潮水般湧來,摩肩接踵,喧鬧聲震耳欲聾。有的人扯著嗓子高聲叫嚷,那聲音尖銳刺耳,仿佛要刺破雲霄;有的人揮舞著手臂,情緒激動地比劃著,唾沫星子四處飛濺;還有的人相互推搡,臉紅脖子粗地爭吵著,仿佛要大打出手。

李和同坐在公堂之上,眉頭緊皺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那喧鬧的聲音如同一群嗡嗡叫的蒼蠅,不斷地衝擊著他的耳膜,吵得他頭疼欲裂,仿佛有無數根針在紮著他的腦袋。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壓製住內心的怒火,但那喧鬧聲卻越來越大,越來越肆無忌憚。

終於,他再也無法忍受,猛地一拍驚堂木,“啪”的一聲巨響,在嘈雜的環境中猶如一道驚雷劃過。

他怒目圓睜,大聲喝道:“擾亂衙門乃是不敬之罪,來人,將這一百來號人每人打十記板子!”這一聲怒喝猶如晴天霹靂,在縣衙中炸響,瞬間蓋過了所有的嘈雜聲。

差役們得令,立刻如狼似虎地衝了上去。

他們孔武有力的手臂緊緊抓住那些還在喧鬧的人,毫不留情地將其按倒在地。

板子高高舉起,又重重落下,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伴隨著板子聲的,是眾人的慘叫聲和求饒聲。“大人饒命啊!”“哎喲,疼死我了!”的呼喊此起彼伏。

一時間,縣衙裏充滿了痛苦的嚎叫聲和板子落下的沉悶聲響,空氣中彌漫著緊張和恐懼的氣息。

李和同這一立威手段讓蘇振邦等官吏都感到害怕。

他們站在一旁,臉色蒼白如紙,身體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

蘇振邦的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驚恐和敬畏。

其他官吏們也都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他們從未見過李和同如此雷霆之怒,心中都暗自思忖著今後行事需更加小心謹慎,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這位大人。

板子打完,眾人都老實了。一個個捂著屁股,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不敢再隨意喧嘩。

原本喧鬧的縣衙瞬間安靜下來,隻有眾人沉重的呼吸聲和偶爾的抽泣聲。

那一百來號人此刻都低著頭,眼神中充滿了畏懼,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囂張氣焰。

李和同開始問話,然而盡管氣氛安靜了許多,但還是沒問出什麼實質內容。

這些人證要麼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眼神閃躲,不敢與李和同對視;要麼顧左右而言他,盡說些無關緊要的廢話,試圖蒙混過關。無奈之下,李和同又讓人叫來那日現場圍觀的百姓作證。

百姓們戰戰兢兢地站在堂下,眼睛不敢正視李和同,身體因為恐懼而微微顫抖。

他們唯唯諾諾,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大人,小的們隻看到雙方互毆,具體的緣由,小的們實在是不清楚啊。”

李和同眉頭緊鎖,心中滿是無奈和惱怒。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公案,發出“篤篤”的聲響。

他轉頭看向孫瑞昌,問道:“孫主簿,對此你有何建議?”

孫瑞昌連忙拱手說道:“大人,下官乃是治農主簿,刑訟之事還請大人親斷。”

孫瑞昌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惶恐,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李和同沉思片刻,心中明白此事也難以深究。

他長歎一口氣,說道:“罷了,便按一般爭鬥結案,涉案人一律罰五百文,不交罰金重責二十杖,退堂!”

此案就這樣草草罰款了結,官府倒是因此創收了幾十兩。

案子雖在官府結案,但後續影響才剛開始。

接下來幾天,龍威果然按照李和同的吩咐,派人到城中、城南的賭檔、青樓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