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成長過程中的氣質養成(2)(1 / 2)

沒錯,我們的生活並不是事事如意的,但是我們應當盡量將冷酷和邪惡隱藏起來,不能讓它們傷害到我們的孩子,要微笑地麵對孩子。

有一天,我發現維尼悶悶不樂地待在房間裏,就問她是怎麼了,她卻沒有回答。我便走到鋼琴邊,敲響了低聲鍵,將音樂彈奏得低沉、淒涼。過了一會兒,我又開始彈奏高音區,選擇了節奏很快、音色高昂的段落,使得彈奏出的曲子熱情奔放。維尼滿臉好奇,驚訝地來到了鋼琴旁,也想要彈奏剛才的曲子,反複彈奏了幾次,她告訴我,覺得高音能夠讓她鬱悶的心情得以釋放,能夠讓自己走出不快樂的陰影。

通過這件事,維尼理解到自我調節可以改變心情和情緒,生活是客觀的,但是心情是主觀的。

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幽默是一種特別的言語或是肢體的表達方式,人們會因為它而感到快樂,它是非常巧妙而且有益的能力。那些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是很快樂的,他們的生活態度也要更樂觀一些,會積極地製造一些愉悅的氣氛並且容易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那些具有幽默感的孩子會更加合群一些,也容易獲得友誼。幽默不僅僅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品質,這種品質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可貴的,所以,培養孩子幽默感也應當加入到素質教育的行列之中。幽默感對於孩子的自尊心、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將自己的幽默感體現出來,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愛是生命的本能,愛能使人微笑,而愛是與生俱來的;幽默也可以使人微笑,但是幽默要靠後天的培養來獲得。幽默感的培養要從童年開始,給孩子們講一些幽默感比較強的故事,讓孩子領悟到幽默的精髓。幽默也是需要品位的,很多人都認為英國人對笑話的反應比較遲鈍,但是我認為真正的智者和擁有敏銳發達幽默感的人在任何國家都是難找的。曾經有一位天文學家告訴我:“我不喜歡讓我的科學枯燥無味。在講座的過程中,我會給我的觀眾穿插很多的笑話,讓他們有一個愉快的心情,他們才能聽的更加投入、更加認真,效果也會更好。”

笑是可以傳遞的,幽默也是有力量的。我會教孩子們一些節奏輕快、意境風趣的韻律詩,孩子們會從詩歌中體會到快樂。像《童年的詩》、《鵝媽媽》、《鴨子和袋鼠》、《貓頭鷹和小貓去海邊》等作品都能夠很好地培養孩子們的幽默感。

要讓孩子將微笑傳遞下去

每個人都喜歡接近微笑者而不願意接近脾氣暴躁的人。微笑能夠化解怒氣、化解尷尬、化解矛盾、化解陌生。孩子們可以將微笑繼承、傳遞,並且在喜悅和歡笑聲中長大,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我曾經訪問過一個非常和睦的家庭,這個家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幸福與和諧。巨大的壁爐上貼著一個用樹枝擺成的“微笑”單詞,這就是那個家庭的座右銘。如果微笑能夠成為一個家庭的座右銘,那麼憂傷、憤怒、不滿等不良情緒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微笑,是生命的價值體現。我認為,在教育孩子方麵,父母所懂得的知識和技巧是永遠不夠的,孩子的問題也會千奇百怪、變化多端。我們經常會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感到迷茫、束手無策,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進取、探索才能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答案。但是微笑卻不同,它是一筆價值連城的財富,也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永恒不變的法寶。隻有微笑著麵對生活,孩子才能感受得到生活中的快樂,讓孩子將微笑傳遞下去。

幸福:童趣是幸福的源泉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

——巴爾紮克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得幸福,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的,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但是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做到這些,童趣對於孩子的幸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孩子的童年沒有樂趣,幸福是無從談起的。

家庭和睦是孩子幸福的根源

家庭是孩子成長中的港灣,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對於敏感的孩子來說,影響可能會更大,不和睦的家庭會讓孩子的童年毫無樂趣可言。

蘭尼曾經說過:“一個美滿的家庭,猶如沙漠中的甘泉,湧出寧謐和安慰,使人洗心滌慮,怡情悅性。”

孩子的智力的健康發育需要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如果家庭不和諧、缺少歡聲笑語,夫妻之間缺乏信任、支持和協作,那麼就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從而降低孩子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