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草沒再說什麼,放下油條就要走,方奶奶不讓她走,一定要她在家裏吃飯,趙小草就說自己吃飯了,回去還有事情,方奶奶這才不留她了。
回到自己的屋子,趙小草翻出紙筆,記下了待會兒要去買的東西。
鍋碗瓢盆,爐子煤球,暖壺水盆,要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趙小草一邊寫,一邊心疼。
原因很簡單,買東西就得花錢,她舍不得花錢,可這些又都是必須得買的。
把要買的東西寫下來以後,趙小草又拿著筆劃去幾件東西,那些不是必備的,就不要買了。
剛才在方奶奶家說話的時候,趙小草就問了舊貨市場在哪裏,去舊貨市場上買東西,要比在供銷社買便宜多了。
至於二手的東西好不好使,趙小草根本就沒想這個,對她來說,東西能用就行,好不好使根本就不重要。
把寫好了東西的紙裝進兜裏,趙小草就出了門,她沒舍得坐公交車,靠著一雙腳走到了舊貨市場。
舊貨市場不算很大,占了大約半條街,趙小草找了一個賣鍋碗瓢盆的舊貨攤子,挑挑揀揀,買了一大堆東西。
她挑了個小爐子,兩個盆一個煮飯的鍋,又拿了幾個碗,一個大的鐵皮桶,一個小炒菜的鍋,不過想了想,她又把炒菜的鍋放回去了。
這裏的舊貨市場都是零售賣的,大部分人來這裏也就是買一兩件東西,趙小草買了這麼多東西,算是個大主顧了。
攤主一聽趙小草說話是外地口音,腦子就活絡起來,要了個比較高的價格。
趙小草雖然在鄉下長大,可也是跟著母親一塊趕集賣布的,討價還價那是張口就來。
她直接把攤主要的價錢壓到一半,攤主自然不肯:“這可不行,太小了,我這都賠錢的。”
趙小草:“叔,你這賣的都是舊貨,收上來的時候能花多少錢,你剛才張口就是二十塊錢,我去供銷社買個新爐子新鍋新盆一共才多少錢?你這舊的賣的比新的都便宜不了多少。”
“我這東西雖然是舊的,可也是七八成新的,七塊錢就想買這些東西,怎麼可能。”
“什麼七八成新,你這爐子都這樣了,還七八成新呢。”趙小草說道:“叔,十塊錢,你賣不賣?不賣我就走了。”
攤主還是不肯賣,趙小草站起身子就走,走之前說道:“叔,十一塊錢,你到底賣不賣?”
攤主沒說話,趙小草轉身就走,還沒走出幾步呢,攤主就在後麵喊道:“賣,十一塊錢我賣給你了,姑娘你看著年紀不大,還挺會還價的。”
攤主的誇獎,趙小草毫不客氣地收下了:“那是,我以前也是常常趕集的。”
攤主幫忙把所有的東西都是捆起來,趙小草往肩膀上一背,就朝著外麵走去。
因為有這麼多東西,回去的時候趙小草坐了公交車,她得先把這些東西放回去,再去買暖壺什麼的。
剩下的那些東西,就得去供銷社買了,她要買的東西,其中一些還得要票。
趙小草自然是沒有票證的,不過這也好辦,在供銷社門口,就有票販子,專門倒賣一些票證。
趙小草不想多花錢,可這是沒辦法的事,她想在省城安頓下來,必須要用到的東西就得準備好,是必須得花錢的。
趙小草在供銷社買了暖壺,洗衣粉,堿麵,油鹽,又找了個集市買了點棒子麵,至於做飯用的煤球,趙小草跟人說好了,等明天就送過來。
生活用的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得想辦法找個營生了。
趙小草在省城轉了兩圈,也沒找到什麼工作,這個時候進廠子做工都是城裏人才有的福利,就是個臨時工,不知道也有多少人盯著呢,根本就輪不到趙小草。
這個時候鄉下女孩進城來做工,都是熟人介紹的,趙小草在這裏沒有一個熟人,就是想找工作都找不到。
她隻能自己想辦法糊口了。
在省城轉了兩天以後,趙小草決定賣吃食,這也是她自己能找到的最好的營生了。
賣包子賣麵條賣小菜,這些趙小草都一一否定了,最後她決定賣薯條。
薯條這東西還是趙小草在那本“書”上看到的,說是外國的一種小吃,做法簡單,隻要配上番茄醬,就是一道美味。
那“書”上雖然沒說番茄醬是什麼醬,可是番茄是西紅柿她還是知道的,她去省城的供銷社打聽了,還真有番茄醬賣,等薯條做出來了,她再買回來嚐嚐,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來。
要是做不出來,就不配番茄醬了,直接賣薯條就可以了。
趙小草買了三十斤土豆,她挑選的土豆都是比較大個的,她按照那“書”上寫的步驟,土豆去皮切成條,在清水裏搓洗一會兒去掉澱粉,然後在開水裏煮一分鍾,撈出來在鹽水裏泡半個小時,撈出來以後晾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