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卻未曾想,這雞飛狗跳的教徒弟的日子僅僅過了三天,她就受不了了。
這日,李相夷前來告別。江月心急火燎地在他要走的時候攔住了他。
“我需要兩個教書先生,一個教他們識字,一個教他們書法,還需要一個大夫,跟我替換一下。”江月一臉疲憊,話語中滿是無奈。
李相夷聞言,不禁笑了起來,目光掃了一眼方小寶,讚同道:“我覺得可以,到時候小寶也來學習一下書法。”
“教書先生,我可以花重金聘請,大夫的話,能不能幫我宣傳一下我的杏林春暖?就說杏林春暖的醫書,免費開放,所有學醫之人都可以來觀看,不論是誰,隻要來杏林春暖求醫,來者不拒。”
“江神醫的名號在外麵可是鼎鼎有名,隻是之前杏林春暖一直沒開,所以沒人上門,這話放出去,到時候杏林春暖怕是人滿為患了,你到時候可沒有清靜日子了。”
“無妨,這本也是我萬花穀的傳統。”江月不在意的說。
“但是江月,這裏,是大熙。”李相夷嚴肅道。
“那我身邊不是還有天下第一和四顧門嗎?”江月定定的看著李相夷笑了笑。
李相夷無奈一笑,他確實能護住她。
果然,慢慢的,杏林春暖的人開始絡繹不絕起來。
前來的人形形色色,有懷著敬仰之心來觀看醫術的,有滿含熱忱來討論醫術的,更有被病痛折磨前來求醫的。江月對待每一位來客都真誠而熱情。
但凡普通百姓來求醫,江月就遵循了當初的想法,重症之人治好後種五顆杏樹,輕症之人種一顆杏樹。
慢慢的,杏林春暖門口有了名副其實的杏子林。每到花開時節,粉白的杏花如雲似霞,美不勝收;而到了收獲的季節,金黃的杏子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
若有人想摘杏子,就拿同體積的食物來換,食物就拜托給了四顧門捐獻出去。
若有武林人士來求醫,則正常收費,有四顧門看旁護,杏林春暖倒是沒鬧過大事。
這三年,江月除了偶爾去一下山下鎮子采購生活所需,幾乎在杏林春暖閉門不出。她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醫術的傳承與發展之中。
一邊教學,將自己的醫術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穀中弟子;一邊與借閱醫術的大夫互相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醫術水平;一邊把以前背的醫書,慢慢整理出來,期望為後人留下寶貴的醫學財富,也希望,有一天,他們能救更多的人,救一下那個李蓮花。
終於穀中弟子也有學成出師的,靜極思動,想起當初來到這個世界時說的,要到處去看看,見識一下不同的風土人情的事,本以為不多時就能回大唐,沒想到四年過去了,還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