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吟嗚嗚……
一處山巒中,莫名地揚起一陣蕭聲。簫聲低沉而悠揚,想來吹簫的人此時的心情應該是沉重的。
此時,已近黃昏,天際那一抹晚霞亦漸消散,那一輪明月早早掛在天空等帶晚霞最後餘暉的流逝,山嵐也悄然地在山中彌漫。
山下,有一個小山村。
這時候,村中鱗次櫛比的房舍有了些許的光亮,陸陸續續的人影手持著各種農用工具從山間、稻田、草地……沿著小道往山村走去,不時各自還遙相叫喚,朗朗笑聲不斷。
這些人應該是屬於這山村的人吧!
嗚嗚……
山中的簫聲依舊回蕩,這些簫聲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注意,似乎他們早就習慣了,就像這簫聲是他們回家的信號一般。
當然,也有一些人聽到簫聲的時候停住了腳步,向著村子西南一座低矮的山丘望去,眼神閃過一絲的惋惜。
簫聲再好聽,也不能留住人們回家的心。不一會兒,小道上再也沒有人影,原本有些寧靜的小山村,這時候也開始喧鬧起來。
嗚……那簫聲卻依舊沒有停歇。
夜幕終於降臨了,那簫聲在夜幕籠罩的刹那突然停止,整個山巒瞬間一片死寂。
嗦嗦……咯吱哢嚓……
一個人影在山林中向山下奔跑,這人影好像對這一片山林很熟悉,並沒有因為山林沒有走道而小心翼翼,哪怕此時林中一片漆黑。
不一會,這人影就跑到了山下,沿著一條小道向山村跑去。可惜明月背對著這人,並不能看清這人張什麼模樣,但從那奔跑中矯健的身姿來推測這人年紀應該不大。
這人右手中握著一根小竹管,竹管半寸粗細長約兩尺,管身有六個小孔。
這,不正是蕭!
這人就是那吹簫的人!
奇怪了!這人居然沒有跑進村子裏麵,而是跑到村口的時候往村口旁邊那一處竹林竄了進去。
竹林中有光亮!
原來竹林中有五間連在一起的竹屋,此時每一間竹屋都亮了起來,甚至竹屋外亦是一片通明。一位高約五尺、體態纖瘦、身穿淡紫色麻布襦裙、麵容姣好但膚色暗黃的中年婦人正站在一間竹屋外麵,向竹林外眺望。
這中年婦人叫黎瑩瑩!
黎瑩瑩眉頭緊蹙,眼眸中流露出擔心的神色,臉上的神色同樣焦慮。可,當看到一個身影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婦人眼神中的憂慮隨然消失,換來的是無盡的慈愛,臉上亦是展現出慈愛的笑容。
這個身影正是那竄進竹林的人!
來人叫方塵,乃是黎瑩瑩的小兒子。
“塵兒,回來啦!你快去洗洗手、洗洗臉。娘去將鍋裏的飯菜拿出來,咱們準備吃飯啊!”黎瑩瑩見方塵回來,隔著老遠就向他叫道,也不等方塵應答轉身就身後的一間竹屋。
“誒!娘,您可當心點啊!”方塵清脆而洪亮的聲音亦是老遠回應。
通明的光亮終於籠罩在方塵身上,但見方塵六尺左右的身高,膚色是健康的小麥色,身上雖穿著寬鬆粗布短襯,但依舊掩蓋不了那健碩的體格,容貌並不出眾,可勝在棱角分明,高額被照的亮堂,那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如星火一般閃閃有神,兩道異常濃密的劍眉更是增添方塵陽剛之美。
方塵沒有立即進竹屋裏麵,而是走到剛才黎瑩瑩站著的地方。
那裏放著一個木臉盆,盆裏麵盛著清澈的溫水,水裏麵靜靜地躺著一條一尺見方幹淨的麻布。
方塵隨即利索地在木盆裏洗手洗臉
“塵兒,洗好就進來吃飯啊!”黎瑩瑩從竹屋走出來,手裏提著一個竹籃子,籃子裏麵放著香氣誘人的菜肴和米飯。
黎瑩瑩提著籃子就走進一邊較為明亮的竹屋內,片刻屋內傳出黎瑩瑩無奈地叫喚聲:“徵成,別喝了!塵兒回來了,你吃些飯菜吧!”
“哦,噢……塵…塵塵兒回……回…回回來了……那…那就吃飯吧!”屋內傳出一聲低沉的男子聲音,聲音有氣無力,這聲音的主人像是喝醉了酒一般。
屋內的男子正是方塵的父親方徵成!
這竹屋內並沒有多少的擺設。
角落裏擺放一張雙人木床,木床上有兩張疊放整齊的被褥。床腳邊放著一個陳舊的三尺來高的木櫃,木櫃上放著一些零碎的女人掛飾。木櫃旁邊放有兩張竹製躺椅,躺椅上放有一些衣物。一張八仙桌置於竹屋的中間,四張竹椅擺放桌子周圍。八仙桌上放有一些白瓷茶具,茶具幹淨如初,想來有人經常使用和清潔。
在房間屋頂中央的地方,懸掛一個水罐大小不知什麼材料做成滿身紋路的吊飾,吊飾中央有一顆流光十色的圓珠,珠子周身亦是刻滿紋路,一縷淡青的光暈在其中閃爍。說也奇怪,這光暈照在吊飾紋路上時,光暈一下子變得明亮,而整個房間如此明亮也就是因為這吊飾散發出來的光亮。
此時,粗布短襯、蓬頭散發的方徵成醉如爛泥的趴在八仙桌上,一身的酒氣彌漫整個竹屋內。黎瑩瑩並沒有怪罪他,隻是將籃子裏的菜肴擺放在八仙桌上,然後將方徵成身前擺放的酒杯和酒壺收拾起來,並將盛有飯的小碗和筷子放在他的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