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具死屍。屍體僵硬地躺著。躺在少林寺的大雄寶殿上。
少林寺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中。
時值深秋,少林寺內忽然傳出深沉而急促的九下鍾響。鍾聲甫歇,便見身披紅底繡金袋裝的四尊者,黃底描紅袈裟的七長老。皂白袈裟的二三代弟子,淺灰袈裟的末代弟子,紛紛走出雲房,莊嚴肅穆地趕向大雄寶殿。少林寺自開派以來,除了以往六代掌門人圓寂大典,尋常敲起這種全寺上下緊急集合的九品鍾,算來尚屬首次。每一位僧人,無論是披紅袈裟的尊者,披黃袈裟的長老,披皂白袈裟的二三代弟子,披灰袈裟的末代弟子,當他們驀然發現大殿上的那具屍體時,每個人的臉色都是突然一變。但盡管人人震駭,卻沒有任何人發出一絲聲音來——他們開始明白了九品鍾的含義。
他們默默地步過屍體,披紅袈裟的降龍、伏虎、四空、八戒四尊者坐在最高排的四隻錦座。披黃袈裟的明淨、心淨、別淨、戒淨、空淨、無淨、覺淨七長老在次層七隻錦座上坐下。其餘各代弟子均在大殿上雁列的蒲團上各依自己的輩分坐了。隻留下居中高與佛龕並齊的高背絨墊寶座仍然空著,那是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師的座位。
鍾聲再度響起。鍾聲中,永信大師自後殿緩步而出。永信大師身披深紫鑲紅袈裟,長眉紅眼,身材魁梧,法相至為莊嚴。大師左右身旁隨行著兩個十四五歲的小和尚。左邊的一個捧著一隻小巧玲瓏的紫金檀香爐,右邊的一個抱著一柄霞彩氤氳的碧玉如意。
永信大師升座後,鍾聲戛然而止。大師垂眉合掌低誦了一聲佛號,百僧和南唱應,誦畢。大師肅容向殿下沉痛的宣示道:少林寺開派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在以往的歲月中,僅有五十年前,發生過一些流血事件,但後來經於大義且懼於五行異叟的五行神功,立即罷手言和。五十年以來,武林各派均能遵守當年信約,一向相安無事。想不到,永信無能,接長本寺未及三載,本寺竟然出了這麼大的差錯。”永信大師說至此處,回臉向右手一位身披紅底袈裟,身軀肥大,眉心中有一顆朱砂紅痣,雙目神光閃爍的伏虎尊者說道:“伏虎師弟可將屍體發現始末複述一遍。”
伏虎尊者合掌俯身,以一種渾雄略帶沙啞的聲音應道:“伏虎謹遵方丈吩咐。”全殿視線開始集中在伏虎尊者的臉上。永信大師淒然閉上雙目。伏虎尊者朝殿前的屍身瞄了一眼,開始悲憤的述說道:“本座自關外采藥回來後,昨夜是本座第一次輪值總巡。約在昨晚三更左右,本座例行巡至前殿,突見東傭牆上有一條撲通栽倒,本座飛身近前一看,那人身邊噴了一大灘鮮血,業已氣絕身亡,看情形似乎受的是極重的內傷,可能是由於趕路過急以致突然內傷發作不治,本座仔細審查之下,這才發覺死者竟然是本寺月前派往青城派的二代弟子大覺師侄。”殿中眾僧,臉色一緊。
伏虎尊者黯然神傷了好一會,這才繼續道:“經過本座檢驗,結果發現大覺師侄的致死之因竟是中了武當派的大羅掌力。”眾僧相顧錯愕。這時,位於左首第二席的四空尊者,雙目中突然噴射著駭人的火焰,起立怒目揚聲道:“武當派與本寺素稱和睦,今天竟為了半部玄典聖譜而出此卑汙手段,本座絕難容忍!”聲聲俱裂,全殿為之動容。
永信大師喝道:“四空師弟稍安勿躁,永信自有主張。”大師喝畢,大聲向全殿道:“大覺僧雖然隸屬四空尊者座下,事實上卻是本寺二代弟子中武功最為出色的一個,所以這次本寺與青城派天機老人相約換聖譜之期一屆,本座即派他此任……現已至此,本座為少林寺方丈,無論如何,事情也得有個明白交代。”
這時,位於右首的八戒尊者急急的向永信大師問道:“請問方丈,玄典聖譜是否已失去半部?”永信大師靜靜地道:“確實如此!”眾僧又是一陣錯愕。人人眼中開始湧現出方才四空尊者眼中的那種憤恨的火焰。八戒尊者又道:“失去的是上半部,還是下半部?”永信大師道:“假如大覺受傷在去的途中,遺失的當然是上半部,若是歸程才遇到的事,那麼,遺失的就是下半部了。現在,玄典聖譜的半部是丟定了,本座已派大悟連夜趕往青城派,不等人回,一時尚不能斷定遺失的到底是上半部還是下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