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期待(1 / 3)

“那個阿牛的死怎麼就告訴了你四弟去了斷魂崖?”軒轅旭問道。

“阿牛的死是趴在地上,頭對著觀日峰,也就是我回觀的方向,那就表明阿牛當時是向道觀去的。他的死是被人從背後殺了的。如果當麵擊殺,那就是仰躺。阿牛死,是走過那小路有幾步。廖風告訴我,他們是從那小路上到觀日峰山腰,按常理自然是從小路回村子,然後晚上借助一宿。當時廖風看過那阿牛,阿牛身上有二十兩官銀。但是廖風告訴小女子,他們請阿牛帶路時,允諾給十兩銀子。這多出來的十兩就有問題。阿牛隻是一個普通獵戶,一開始他不知道侍衛們找的是王爺,所以他更不知道什麼機密,可是為什麼有人偏偏要殺了他?殺了他,自然是要滅口,可要滅什麼口?阿牛所知道的就是那些路,除非是想隱瞞真實的,阿牛看到的情況,阿牛看到的也就是王爺走了哪條路這個事實。這個事實對誰有幫助?”

大夥聽楚珺提出這些問題,不由的點著頭,覺得這些疑問有道理。

“小女子隻是一個山裏人,就算阿牛說了,也沒多大用。小女子也不會想太多。但是王爺的侍衛廖風必然會問王爺到了哪裏,那麼阿牛會無意中說出,王爺去了斷魂崖。所以這才是阿牛死的緣由。廖風那會還是不信,就問為什麼沒把阿牛拖到那小路上,而是放在山腰。後來小女子推測,那個奸細一定是多給了阿牛銀子,讓阿牛說有事離開。阿牛拿了銀子沒有回山下,反而是往觀日峰去。這個小女子推測他是去找小女子的。隻是那奸細卻不如此想。他可能一開始就想殺了阿牛,是以跟著在後麵,沒想到阿牛是往觀日峰的,隻能殺在山腰,而不是小路。那人趁著方便的借口,殺了阿牛,而阿牛人很壯實,一個人若是要在沒有任何痕跡的情況下,極短時間的移動屍體,自己身上又不留血跡,那是不可能。若是有兩個人一起行動,那麼如果是上百個人的隊伍,兩個人行動不會醒目,但是隻有十來個人,一起行動就醒目了。”

“還有一點,留在原地可以起到一個迷惑的作用。廖風當時就是想也沒想的直往山下衝,就算等廖風醒悟過來,要回頭,那也為時已晚。還有人如果是在小路上被殺,那麼不管是誰,就會懷疑是不是還會有人被殺?如果沒有,那時也會回頭看看,也許就能想出端倪。最重要的一點,要刺殺一個人,在那種危險的,清冷的地方,那是最好的。在人多的地方,殺人成不成功還是其次,但是人多,那這個人被救的機會也就多。而且在人多的地方刺殺,必然會驚動山下村民。所以如果要從地理位置上看,那斷魂崖比山下可是有利的多了。廖風後來也覺得有道理,是以就和小女子走往斷魂崖那邊。當時小女子就推測,這過程中,必然還有王爺最得力的侍衛被殺。果其不然,一路又死了三個那些侍衛中武功最好的人。這也證實他們確實是往斷魂崖去了。”楚珺細細回想著當日一切。

這文武百官中有善於斷案的,聽了不由自主的點著頭。心中不由暗暗佩服這小柔不簡單。

“那後來你是怎麼救了睿弟的?”軒轅旭又問道。

“當我們看到第三個被殺,卻沒死的人時,那人告訴我們,隊伍中有內奸。他是被一個叫周同的人打落山崖。於是我們就推測處內奸最少有兩個,甚至更多。廖風當時十分著急,覺得必須立刻通知王爺,小女子覺得不能那樣。”楚珺道。

“為何?”軒轅旭問著。“那樣四弟豈不是十分危險了?”

“按廖風告訴小女子的王爺侍衛的情形,這武功最出色的幾個除了那三個死去的,就是廖風,唐鎮,以及另外幾個。問題是我們當時隻知道有兩個內奸,不知道是不是有第三或第四個。內奸殺人,目的就是要降低王爺的防禦力量。如果我們那時出現,王爺必然會知道有內奸,那麼揪出第一第二容易,但另外第三第四的內奸就不會出現,這時反而會造成彼此之間的互相猜忌,這樣的不信任一旦出現,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暗殺者就會乘機殺出。如果這時候,那個第三第四刺客跑到王爺身邊假裝幫王爺,實則趁王爺不備對其下手。那麼近的距離刺殺,無人能救。所以我就對廖風說不如我們先暫時觀望,等到他們最危險的時候在出現救人,那時敵我必然已是很清晰,所有的內奸也會覺得有恃無恐,自然願意暴露身份。否則就算當時不暴露,這回京的一路還是有很多機會的。這樣做雖然危險,但是這些危險看得見,隻要小心了,就可以防範,可以解決。但是提早出現,隻能讓危險隱藏。”楚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