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舟這邊幾乎沒有任何耽擱,便迅速收到了來自上級的明確指令。

令人震驚的是,譙允南竟然遭到免職處理!

而這個關鍵職位,則暫時交由孫逸舟接管,並賦予他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全權負責三道關的防衛工作。

與此同時,同心會已然積極行動起來,他們正緊鑼密鼓地從二道關調遣精銳兵力,與三道關的守軍齊心協力,共同抵禦外敵入侵。

並且,上頭下達了死命令,要求三道關必須嚴防死守,堅決不能有絲毫退縮或投降之意。

孫逸舟神色凝重地向眾人傳達完上級的旨意之後,稍稍停頓片刻,緊接著又追加了一句話:“諸位請放心,我們的總會長目前已經動身出發,預計在短短半天之內便能親抵三道關前線。”

言罷,他將目光投向一旁的譙允南,沉聲道:“來人啊,把他帶下去關押起來,等待總會長抵達之後再做決斷。”

話音未落,隻見數名同心會成員如疾風般上前,將譙允南牢牢控製住並押送下去。

不過在此之前,自然得先解開束縛在他身上那根堅固無比的幌金繩,畢竟若是長時間捆綁著,恐怕還沒等到張誌國到來,譙允南自己就得一命嗚呼了。

隨著譙允南被帶走,整個同心會立刻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到緊張激烈的備戰之中。

此時此刻,二道關方向的支援部隊早已馬不停蹄地踏上征程,而張誌國本人亦正在火速趕來的途中。

馮稀飯站在關隘之外極目遠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座雄關發生的顯著變化。

相比以往,如今它所展現出的氣勢更為磅礴、森嚴,仿佛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嚴陣以待敵人的來襲。

這種前所未有的嚴密防禦態勢,無疑讓每一個目睹此景之人都心生敬畏之情。

馮稀飯心裏十分清楚,以前的那位守城將領絕對不會像現在這般積極地籌備戰事。

如今突然開始備戰,十有八九是因為那位舊守將已然被革去官職,而新任守將也已走馬上任。

馮稀飯暗自揣測著,這位新任的守將極有可能便是今日談判之時,隨同前來之人。

此人與先前那位企圖向自己投誠的守將相比,顯然要更為強大一些。

畢竟在這個弱肉強食、以武為尊的世界當中,擁有高強實力者甘願居於低位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或許當初那人的職位本就高於守將,當守將受到自己的遊說打算投降之際,一經返回便遭致了解職之禍。

盡管馮稀飯已經推測出譙允南的撤職與魚得水存在關聯,但他萬萬不曾料到,實際上魚得水根本就不屬於同心會成員之列。

然而,自大漢建國伊始,其詞典之中便從未出現過\"投降\"這兩個字眼兒,投降派在同心會內毫無立足之地。

即便是魚得水並不在場,隻要譙允南膽敢提出投降之舉,恐怕也難逃被罷黜的命運。

魚得水這邊同樣忙得熱火朝天,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緊張的備戰狀態之中。

隻見他有條不紊地整理著行囊和裝備,眼神堅定而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