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於洋覺得自己是一隻鳥,在他童年時代的記憶裏,相比於安定的生活,更多的是隨著父母背井離鄉的記憶。直到十六歲那年,他才真正的回到在南方。

記憶是一灘死水一樣的東西,沒有人去攪和,便也掀不起半點漣漪。

對於小鎮,於洋的回憶更多的情況下是厭惡與不喜,或許是因為他一直都看不慣的那種自由的、散漫的氛圍,鎮上的人家大多數一家人無所事事,男人、女人乃至於小孩子都以打麻將、賭博、六合彩為樂。這讓他覺得病態,更或許是於洋心中藏著點小小的不滿,對於離開繁花似錦的都市、離開那些熟悉的人的無聲抗議。假若,不是由於戶籍的關係無法在外地高考,他真的不願意回到這個令父母魂牽夢縈的故鄉。因此,故鄉這個詞在於洋的心中,更可能代表的是,這是父母的,不是我的。貧瘠的小鎮位於在區域板塊的中央,周圍環繞的是數不盡的山,古老的鎮政府大門在趕圩的人們嘈雜的噪音中顯得更加落魄,街市的盡頭一條蜿蜒的甚至是扭曲的小路沿著山縫不知伸向何方。

晴川中學坐落在小鎮的心髒,由於緊挨著街道的原因使得她的校門顯得很是淩亂,參差不齊的攤點隨意的在兩旁擺賣,一地的垃圾,還有那和著大風刮起在空中自由翱翔的的各色塑料袋。慢步走入校門,悠長的道路兩旁是一張張飽經風雨的照片兒,上麵記錄的是一個個幸福的笑臉,他們都是成功考上大學的晴川學子,隻是不知道對於他們的笑容是不是終於可以離開晴川的喜悅呢。於洋惡意的揣測著,緩步跟在父親身後,向教學樓走去。

教學樓是在一片荷花池後,夏日炎熱的陽關將荷花照得煞是好看,翠綠紅粉之間似乎還有魚兒在遊動,於洋糾結的心情在這紅花綠葉的美景之中,陷入平靜,或許一切還不是這麼糟糕呢。教學樓的一樓就是教務處,中年矮胖的那個男人頭也不抬的衝於爸爸說了句,於洋是吧,高二(三)班,班主任在215,姓陳,自己去找。父子兩有些不知所措的互相看了一眼,但也隻得離開了。

於洋的班主任是個五六十歲的老教師,教語文,一張滿是曆史沉澱的的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有種蠱惑人心的力量。他認真的看了看於洋,笑著詢問了一些於洋的情況便帶著他向班級走去。

高二(三)班的教室位於教學樓二樓轉角,由於沒有下課,顯得格外的安靜,幾乎所有人都在認真的聽課,講台上一個看起來很幹練的女老師在專心的上課。靜靜的看著這一切,於洋突然覺得,回來挺好的。這兒的學校或許並不太差勁,至少這些人臉上洋溢著的是他所沒有見到過的激情,和對於學習的尊重。

對於新同學的到來,班上的人多少顯得有些冷漠,既不是因為排外,也不是因為傲慢,可能對於這些孩子更多的是無所謂。畢竟對於他們來說,考上大學才是最重要的。

曹宇也是這樣想的,於是他頭也不抬的寫著老師布置得作業。

於洋的同桌是個長得很秀氣的女孩子,叫徐秀秀,不算得很漂亮但是眼睛看起來很幹淨,讓人覺得很舒服。而於洋後麵坐著的就是曹宇,他覺得,這個男孩有些冷漠。但是也沒什麼不對,要是他自己看見新同學也不會有覺得好奇。

下午的第二節課是自習,隻是這節課被數學老師占用了,隨堂測試,但大家也沒有發表什麼意見。於洋有些感慨,要是在城裏的孩子或許也就開始憤憤不平、抗議起來了吧。

由於寫試卷,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得很快,當於洋停下筆時,發現周圍有不少的人已經寫完了,正在認真的檢查,同桌的女孩子注意到他的目光,衝他笑笑便也不再理會逕自看起自己的卷子。

放學的時候於洋是最後一個走的,因為他的東西已經搬到住在鎮政府的小舅家去了,所以他並不是住校生。慢悠悠的踱出校門,發現在政府大院裏停著一輛黑色的看起來很大氣的轎車,於洋繞過小轎車時車裏隱約傳來爭執聲。待到回到舅舅家,從二樓的陽台向下望去,覺得從車裏走出的身影讓他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搖頭笑笑,覺得使自己眼神恍惚的了,再說也和自己沒什麼關係,於洋轉身回了自己的房間。

晚上吃飯時,家裏來了客人,是小舅的朋友——張銘,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衣冠楚楚氣度不凡的樣子讓於洋在心裏尋思著他的職業,大舅是個綠豆大小的芝麻官,他的朋友難道也是官嗎?於洋忍著好奇倒也沒有做出失禮的事情,隻是頻頻抬頭向那人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