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正我是信了(2 / 2)

說到這裏,鍾太監凝視張原的眼睛,低聲道:“張修撰足智多謀,科場案化險為夷,可有好計救助小爺?這也是你我前程之所係——”

張原這時仿佛《大話西遊》裏的周星馳發現了腳板底的痣,心下恍然:“原來這事還得應在我身上。”同時也是暗自心驚,他想在翰林院清閑待著已不可能,當年國本之爭,是東林諸臣堅決支持、甚至不惜姓命才爭得朱常洛太子之位,他現在也不能置身事外——“鍾公公向東宮麵前提起我了?”張原不動聲色問。

鍾太監看著張原的臉色,搖頭道:“沒有,雜家豈會那麼冒失,隻是問計,並無讓張修撰卷入宮廷之爭的意思。”

張原道:“公公知道我是堅決擁戴東宮的,我可以獻計,但絕不能出麵,公公須知其中利害——”

鍾太監道:“雜家知道,你現在隻是沒有實權的詞林官,養望第一。”

張原想了想,問:“妖書案是哪一年的事?”

鍾太監答道:“是萬曆三十一年的事。”這事鍾太監耳熟能詳,發生妖書案時他還是內官監當差——張原問:“結果如何?”

妖書案是當時京中傳得沸沸揚揚的一本小冊子,指責鄭貴妃欲廢太子,那時太子朱常洛才剛剛冊立,地位很不穩,經過了那妖書案,朝野間的強大輿論迫使鄭貴妃不敢廢太子立福王,朱常洛的地位反而穩住了——鍾太監明白張原的意思了,驚喜道:“張修撰是說再來一次妖書案?”

張原搖頭道:“當年妖書案到底怎麼回事現在都說不清,一團亂麻,反映的是朝野上下對東宮岌岌可危的地位的擔心,妖書案可謂應運而生,但很多事可一不可再,好比空城計隻能用一次,再用就完蛋——”

鍾太監問:“那張修撰以為該當如何?”

張原低聲道:“東宮雖然受冷遇,但還是有很多效力之人,公公可向東宮獻計,安排一個神智不大清楚的男子闖進慈慶宮,然後抓住此人移交錦衣衛,就說這人闖進宮中妄圖要打死太子。”

鍾太監屏氣凝神聽著,以為張原還有後話,不料張原就閉嘴了,不禁問:“就這樣嗎?”

張原點頭道:“就是這樣,什麼也不要多說,這事隻是一個火苗,自有外官會加油添薪,到時鋒芒自會指向鄭氏,東宮自然就平安了。”

鍾太監遲疑道:“這似乎不可信啊,鄭貴妃要害小爺,也不會派一個半瘋半傻的人啊。”

張原微笑道:“瘋癲不是癡呆,很多瘋癲是發病時瘋癲,平時看著又正常,這並非那麼好辨別的,把一個正常人指認為瘋癲而關起來的事我都見得多了,而且闖進禁宮謀殺太子的事非同小可,自有支持東宮的言官和禦史揪住不放,所以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鍾太監瞠目結舌,仔細想張原說的這番話,越想越妙,此計看似拙劣,其實妙到毫巔,這是對人心和時局的精確把握才能想出來的妙計,即便有人不信鄭氏會這麼愚蠢派人闖宮行刺,卻更不會相信太子會自己安排人行刺自己,這會和當年的妖書案一樣糊裏糊塗,但最終得利的肯定是太子——張原叮囑道:“即便麵對東宮,鍾公公也莫要說此計出自我之口,這樣對你對我都不好,公公是聰明人,自然明白其中微妙,不說,功勞是公公的,說了,反倒遭忌。”

鍾太監點頭道:“雜家明白。”

張原道:“公公可先與王安公公商議,然後再向東宮獻計,闖宮者必須物色好,出麵聯絡的人必須可靠。”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雅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