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3 / 3)

張原又罵又笑,搖搖頭,又歪倒睡覺,覺得才剛睡著,那號軍就叫了:“相公快起來,題目紙來了。”

張原趕緊坐起來,就見天才蒙蒙亮,那號軍手裏拿著一張一尺見方的考題紙,紙色微黃,接過來看時,上麵印著七行字,正是首場七題,首題是“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科場舞弊案之後,規定考題在開考前的兩個時辰由主考、副主考、監臨官及同考官臨時翻書決定,隨手翻,翻到哪一頁就在哪一頁上找題目,內簾執役的工匠立即刻字印刷,隨即分發,這樣泄露考題也很難,當然,即便這樣也不是沒有作弊的可能——看到題目,張原先前所有的不安、憂慮、忐忑、焦躁都煙消雲散了,堅持不懈的的八股訓練讓他迅速進入作文情境,破題,破題,先破題——張原先把七道考題看了一遍,四道四書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各一題,本經《春秋》三題——看清了題目,張原先支好桌椅,然後去小解,看到緊鄰廁所的祁彪佳正在支桌案,考生間不能交談,二人對視一眼,含笑點了一下頭。

張原看到有些考生已經急不可耐地開始磨墨作文了,七篇八股文哪,的確要抓緊,張原卻不急,他回到自己的號房前,先發爐子,那號軍要來幫忙,他客氣地婉拒了,借了個火,燃起木炭,開始煮八寶粥,煮八寶粥的時候他抓緊時間磨墨,表麵看似在做這一切,腦子卻是在構思首藝“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待磨好墨,首藝在腦海已成,提筆便在草卷上寫道:

“更徵君子之所畏,由天命而兼及之也——”

這一破題仿佛一劍西來千崖拱列,極有氣勢,有奪人眼球的效果,張原筆不停書,承題、起講、股股相對,待八寶粥煮好,他的首藝也作好了,三百多字,有意塗改了幾處,草卷就要象草卷,若一字不錯,會被人疑心事先獲知考題了,雖說君子坦蕩蕩,但注意一下這些小細節,世故一點,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首場首藝之重要自不待言,張原豈敢輕率,他這篇製藝作得典雅純正,有歸有光、唐順之的文風,這正是錢謙益崇尚的“以古文為時文”,而且張原此文的思想也很正統,因為考卷先得經由閱卷官過目,閱卷官看中了,在卷末寫上評語,推薦給房官,房官看中了,寫評語推薦給副主考,再由主考官錢謙益定奪,若象徐光啟那樣旁雜心學、釋道,遇到思想古板的閱卷官先就通不過,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錢謙益來各房搜落卷啊,焦老師和徐師兄那樣的佳話不常有,常有的是很多八股名家名落孫山——張原看得很透,八股文是敲門磚,科場並不是發表獨特見解、表達自已思想的舞台,要宣揚標新立異的思想盡可以在場外、在其他場合,在這裏,隻需要作出能通關的八股文即可,晚明人姓發揚,很多才智之士反感傳統儒學,拒絕被洗腦,所以往往在場屋作文時才華橫溢不可遏止,縱橫揮灑,盡情發揮,當然有高中的,而且往往名次居前,就象徐光啟那樣,但大多是困於場屋,好比徐文長,好比文震孟,好比馮夢龍——而張原,並非被傳統儒學洗腦洗得沒有自己的思想了,他是進得去又能出得來的,他隻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鄉試。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雅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