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我者父母,授我者恩師(3 / 3)

遊子之情,油然而生。

“見到二位導師,學生朱孟霖前來報到。”朱孟霖向二位導師施禮後便開始來了小孩子的好奇勁,盯著滿屋的字畫看了許久,腦海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筆法,這些橫豎點勾的筆法看似簡簡單單卻暗含著武學的真諦,法術的精髓,可朱孟霖卻沒法。

這時武學導師摸著朱孟霖的小腦袋,露出一副平日絕難見到的慈祥,道:“老年,朱孟霖是個好苗子啊,你的傳承總算後繼有人了。你還不懶啊。”

“說不羨慕那是騙人的。連你都得不到的《正氣歌》,也給讓這娃子順手牽了羊。七字決隻有你才能修煉的了,這上聯選擇了小孟霖,我這下聯也該著急了。”武學導師無不傷感道,黑黝黝的眉心像刻了一個川字。

儒學導師搖頭卻道:“你越急,越是不成事,你修煉的是那參禪的功夫咋就沒這個耐心呢?今日發生好些事想必你也知道了吧。”

“嗯,耐心我有,可時間不等人啊。今日發生的事,連我都感應到了。哪裏會不知道啊?”

“凡事皆有定數,你也別瞎操這個心了,幹脆讓孟霖也繼承你的絕學,這不是皆大歡喜嗎?我那丫頭心思不在這裏,她從小學習書法,可謂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但中途又放棄了,她改學音律,吹拉彈唱定要樣樣精通,這不,近幾年舍得花心思去學法術,又放棄了武道一途,高考誌願書上填寫的是立誌成為絕頂的法術大師。所以你也別想她會領你這個做叔叔的情,我這個做老爹都白挨了許多白眼與頂撞。她的性子定不下來,參禪靜心,淡泊名利,是何等艱難,別說是她了,就算是當年的我也很難禪定下來。孟霖雖年紀輕輕,暫時擔不起大任,他重在心地善良,潛力無窮,後勁綿長,我們還不是沒死嗎?頂個六七年那還是可以的。”

“嗯,聽你的。”

··········

二位導師在進行深層次的談話,把朱孟霖當做了自個最親密的人,也不怕這孩子聽多了。人總要麵對殘酷的現實,活在童話世界裏是沒辦法經曆風雨的洗禮,也就無法長成參天大樹;在長輩們的羽翼下飛翔,也難於有什麼傲視天下的成就。

這會兒朱孟霖靜如處子,仔細將二位導師的話都記在心中,還力求不漏一字,好在《正氣歌》博大精深,他現在的記憶力異常恐怖,隻要看過一眼書中的文字,基本都能複述出來,隻要一聽別人說的話,就能原原本本的還原出來。這不朱孟霖異常心喜,整個人有些飄飄然了,他還沒說出心中的疑惑,二位導師就已經在對話中給了他答案。

······

淡話結束後,朱孟霖噗通一聲跪拜了二位導師,恭恭敬敬地道了聲:師傅在上,請受小徒一拜。二位導師算是走過大半輩子的人了,一生中見慣了生死,嚐夠了人情冷暖。

在太平盛世裏,跪拜導師的禮儀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全國都流行起,平等教育,暗地裏指:老師跟學生是同一等級的。萬萬不能要傳統文化裏,那般導師至上的觀念。這項教育措施被立為政策都好幾十年了。所以學生拜老師,隻是詞語上的問候,而沒有肢體上的恭敬。

二位導師也沒想到朱孟霖會跪下來,心裏那個暖啊,像冬天裏的小火爐子,騰騰的熱量令人通體舒坦。一文一武的二位導師當真流了了把淚,樂地直道:“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