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2)

前言

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被擁立為帝,改元建隆,建立宋朝。

趙匡胤的弟弟,晉王趙光義,覆滅南唐之後,毒殺了後主李煜,並霸占了他的皇後小周後。

公元976年10月19日晚,皇帝趙匡胤病重,急召晉王趙光義和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交代後事。趙光義知曉後,攔下了去通知趙德芳的太監總管王承恩,一個人獨自進宮去了。

半夜太祖臥室內燭影晃動,傳出斧頭砍入柱子的聲音,寅時二刻,太祖駕崩,傳位於晉王。

華山雲台觀,老道士陳摶正在做早課,忽然一陣悲意傳來,心有所感,掐指一算“啊呀”,轉身招手:“童兒,去向東方點一支接引香。”

道童躬身應了一聲,轉身而去,不一會兒青煙嫋嫋,向東飄去。汴梁城上空趙匡胤的殘魂順著青煙的指引,來到華山雲台觀,見到了老道士陳摶。

老道士對著趙匡胤的殘魂說道:“令弟戾氣乖張,欺辱南唐皇後,殺兄奪儲,行盡喪盡天良之事,必遭天譴,待貧道再卜算一卦。”

當下開香爐,焚禱告,奉神上香,感神明。

良久後,對著老友的殘魂說:“皇帝落到這個地步,老道也回天乏術,實乃天命所致。根據卦象所看,你大宋傳至九代必遭外族滅亡,皇室老小盡皆顛覆,二帝淪為俘虜,後妃淪為玩物,帝姬(公主)淪為娼妓,受盡屈辱慘死。”

看著麵前發抖的殘魂,陳摶許諾:“老道會傾盡全力,為你趙氏皇朝覓得一線生機,第十代帝位當重回老友一脈,老友可安心歸去。”

殘魂愈發的虛淡了,隻是依稀有兩行血淚傾下,拱手拜了拜,虛影隨風向天空飄去,直至散盡。

趙光義即登大位,奉天承運,兢兢業業,總算沒有辱沒從兄長處奪來的皇位。

一日,一老道飄然進入皇宮深處,來到趙光義的禦案前,行了一個稽首禮:“見過皇帝。”

趙光義大吃一驚,急忙喊道“侍衛何在,侍衛何在”,並沒有任何甲士進來。隻得茫然坐下,畢竟是久經戰陣之人,又身居高位已久,很快便鎮定下來,問:“道長是何人,仙居何處?”

“老道陳摶,道號扶搖子,避居華山雲台觀,早年與令兄是棋道摯友,昔日令兄故去之時,一縷殘魂曾來我雲台觀,向我道別,可憐趙皇兄雖然屈死在你的斧下,仍求我照拂你們趙氏一脈。”說到這裏,目光深邃的看向趙光義,直把趙光義看得羞慚不已,大有悔意。

陳摶輕輕搖了搖手中的佛塵,止住了將要開口的趙光義,緩緩說道:“老道聽聞皇上還是晉王的時候,便欺負南唐遺妃,鴆死南唐後主,大造殺戮,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隻怕趙氏王朝後代將為此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

趙光義近來本就麵臨子孫斷絕之厄,便覺得是自己惡事做多了,心有戚戚焉,今聽老道士一番言語,信了九分。走出禦案,朝老道士一拜:“朕自知所行之事,有違天和,近些時日,常常後悔,想要去補償,但是不知道從哪裏做起,還請道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