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周軻通過在鍾鼓書院大量查找文獻,終於找到了關於這種文字的相關記錄,並借來了書籍,桌上所摞疊的就是了。
已經滅絕的古瑤國,那可是存在於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近古時代的國度!
能證明其存在的記載往往是出自於一些古老墓葬中的遺物。
那麼周軻又怎麼會有這麼一本,極有可能出自古瑤國,或者說與古瑤國息息相關的古書?
實際上,這並非周軻的所有物,他也是受人所托,進行翻譯而已,當然,是有償的翻譯。
作為一名學生,絕大部分精力和時間自然是放在學習上,因此剩下的時間極其有限,自然不可能找到長期的活計。
於是某些特殊的營成為了周軻的選擇,幫助摸金校尉做一些土特產的“考古工作”便是其中一種。
對土特長不問來路,不問出處,同時事後也不殃及自身,這是雙方相互遵守的規矩。
大概在半個月前,與他曾經有過合作的把頭又帶來了一些新鮮出土的“特產”,數量雖少,質量卻是上乘。
周軻一眼相中了其中的這本古書進行研究,本以為頂多費些功夫,不曾想,越是解析其中的內容,越是震驚,甚至覺得有些地方屬實天方夜譚!
陳啟安將注意力轉移到手邊淩亂的手稿上,這些是原主周軻在對照典籍後,為了方便翻譯古書上的文字隨手記錄下的。
輕歎一聲,眉頭一皺,看來有得頭疼了......
大概在三個小時後,陳啟安雙手高舉,伸了個懶腰,扭動因長久伏案僵硬,而劈啪作響的脖頸!
在一邊整理手稿,一邊回顧腦海中的記憶下,陳啟安終於對這本古書有了大致的了解。
將整理完畢的手稿依次疊放好,放在左側,上麵重點解析後的文字已經被他畫上了圓圈並標注了數字以方便閱讀。
對應的,右手邊放上了那本古書,古瑤國文字屬於典型的一字多意,別看隻有寥寥數頁,卻能解讀出一大段內容。
這其實是一本遊記,【古瑤國遊記】!
由一名喜愛雲遊四方的先生所著,關於這位先生名諱,古書中隻出現過兩次,其化名為遊先生!
按其講述:
遊先生...於風和日麗的某一日雲遊至位於南翎山穀中古瑤國中......
由於古瑤國地處偏僻,不常見外人,對於遊先生的出現自是十分關注,憑借著遊覽山河帶來的豐富閱曆,不凡談吐,遊先生很快出名,並得以被古瑤國皇帝召見......
皇室眾人很是賞識遊先生,因此被熱情接待,不僅賜予重金,更派遣專門的官員隨行參觀遊玩古瑤國境內,一路上為其講解風土人情,地方特色等......
......
這本古書從脈絡上來看,講的大概就是這些內容,其中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描寫古瑤國的風俗見聞,而這些也是最讓周軻為之著迷的地方!
因為其中提到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事物!
比如能變身為飛禽,自由翱翔天空的人類......
能夠治療疾病,甚至返老還童的神藥......
能呼風喚雨的法術......
有因天外隕石墜落,而誕生的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