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後記(1 / 2)

自2005年3月我個人文學作品選《愛的回旋》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並公開發行以來,不僅受到全省廣大文學愛好者和讀者的廣泛關注,同時受到了省、市、縣專業機構的重視、關心鼓勵和支持;這些鼓勵對我既是一種創作的動力,同時更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很多關心我的同誌,見麵就會問,“最近有什麼新作?”讓我整日誠惶誠恐,麵對這麼殷切的期望,更覺得有義務寫出好的作品來回報他們。

於是半年來我一邊工作一邊創作,先後在《商洛日報》、《秦風藝術報》、《西部文化》、《陝西文學界》等刊物上發表了散文《五月槐香遊人醉》、《身是遊客》;中篇小說《人約黃昏》、《山路漫漫》等作品。

然而,幾十年來心中蘊藏著一個較大的創作計劃卻一直無法實施。多年生活知識的積累,總想傾注於筆端而隻苦於沒有那樣一個載體。於是,我曾向縣上有關領導申請,要求到鄉鎮掛職深入生活,得到了領導們的首肯和支持,就在即將付諸實施之際。我被縣委縣政府抽調作為全縣第六屆基層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指導組的成員,赴柴莊鄉開展工作。在銀川村蜂王溝以及晨光村安溝梁小組檢查工作的路上,縣農業局紀檢書記肖開學先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我經過近兩個多月的醞釀構思,於2006年2月6日開始在家中“閉門造車”,至2006年4月17日草稿全文竣稿封筆。

我患有嚴重的頸椎病,不能伏案寫作,隻得每天從早到晚偎在床上用被子靠住頭腰,在腿上寫作。這期間我疏淡了親戚朋友的往來,隻參加了政協柞水縣六屆委員會第五次全委會和柞水縣文聯成立大會,中間下到鳳凰鎮周垣村探望了86歲的高堂婆母。

整整70個日日夜夜,我都在與我作品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同悲同喜。我拿出“板凳敢坐十年冷”的精神,決心做到“文章不出一字空”。夜以繼日的寫作。有幾次我為主人公的悲慘遭遇傷心痛哭無法繼續寫作,隻好放下筆去洗臉,調整情緒揮筆續寫。我為自己定下每日最少四千字的苛刻目標;凡有事耽誤,都會在另一日熬至夜深補回磋砣的時間。

草稿完成後,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反複修改,經過六易其稿,才終於決定把它交給讀者去評判。

我的艱苦的創作,首先得到了我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我的丈夫黃新煜先生在百忙中包攬了所有家務,並時時給我正在行進的作品提出點評和指導。每天早晨為我買回早餐後趕往單位上班,中午、下午下班回來又箭一般衝進廚房做飯,經常把飯送到我的床前。有幾次見我淚流滿麵,就逗我說:把飯吃了再哭,會有勁些;跟你這樣寫作,也太傷身體了,別人看了哭不哭,你自己倒哭成這樣。我清楚,他這個中文係的大學生深知感動不了自己的作品,是不會打動讀者的。他是在轉移我的情緒。其實,他在後來幫我修改書稿時,幾處也是流著淚讀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