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來去皆有人 此事兩難全(3 / 3)

其實就是劉備一統天下,江東也未必會太過抵觸。畢竟老劉娶了孫尚香,有這層關係在,吳國頂尖權貴仍能養尊處優。是關羽這傲人太有本事了,居然能把東吳軍方上下全給得罪、真就一個都不剩。都互不對眼,還…

還怎談歸降於蜀?關羽是真的強,憑一己之力堅定了東吳軍方針鋒相對的念頭。如此一來,孫家怎麼想也就不重要了。大多將領都要抗蜀,小孫是調節不了的。這一點,從後邊呂蒙不聽孫權的話、強殺關羽也能印證。

至於起因荊州,嗬嗬,大家都是辦差的,都是應付罷了…不然先前那麼多年是怎麼過來的?態度好些打哈哈,其實真就沒事了。

本就不占理,還狂還傲,死純粹咎由自取。

“雲長,咱哥倆好久沒談了。”

“趁著今兒良宵,就好好聊聊吧。”

說著,趙梟輕拍關羽肩膀,飲一樽溫酒噴吐熱氣、悠悠道:“我二弟雲長勇冠三軍,這是世人皆知的,但我為何就是不派你上陣?”

“好好思考片刻,再給我答案。”

再次回想關羽一生所作所為,趙梟又是敬佩則又是警惕。劉備似如其高祖劉邦,一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個成也關羽敗也關羽。

但他趙梟不同,剛剛穿越來時關羽的作用毋庸置疑。可到了如今,其實做出巨大貢獻的,是賈詡田豐田疇,是張飛張遼陳到。即便稍稍小些的,也是趙雲許褚田豫斐元紹…

這麼多人組成的集團勢力,這麼多人鑄就的功勳大業,絕不容任何人因為自身性格而帶來隱患風險。在這一點上,趙梟有些冷血無情,但他也必須如此。合格的君王,要為賣命效忠他的人負責。他對關羽負責,同樣…

他對所有的追隨者,都要負責。

“慢慢想,不急。”

再飲一盞酒,趙梟回憶往昔崢嶸歲月。

一幕幕榮耀與凶險接連映入腦海:鎮壓豫州的黃巾,京都詭譎的朝堂;手掌興衰的宦官,洛陽城口的刺殺;衣錦還鄉的風光,觸目驚心的漢奸;生死一線的逃亡,廣袤草原的殺機;勾心鬥角的世家,憤然誅滅的烏桓。

再後拔劍橫掃半島邪馬台,漢東外域無不臣服!先後接連攻取冀州青州徐州,兵鋒所指誰人敢撼?千裏奔殺吳郡報血仇,孫家孽障盡梟首!風光!何等的風光?!這一行…

是布滿荊棘尖刺的榮耀之路。

同樣,是無法複製的奇跡之路!

走到今天,他趙梟承繼了多少次飄渺命運的庇護?洛陽城外的暗箭再重些,鮮卑槍騎兵反應的速度再慢些,他早就化為一具枯骨。

沐浴艱辛,從屍山血海走出的王者,不容私情所困!也絕不該被小節所敗!

“呼”

吐出一口灼氣,趙梟儼然決定。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張飛能緩緩改變性格,同樣證明了人格是可以重新塑造的。看在關羽昔日功勞,自己會給他一次機會。

但如果其狂傲不改,也隻有一個結果。

被終生封藏,永不獨自領兵。

不過,即便關羽改了,他也不可能似如史上那般獨鎮要地。趙梟不會去賭,坐擁一幹良將的他也沒必要去賭。可以說自想通的這一刻起,關羽不改不用,改,也不會重用。

獨領萬餘精兵為分路軍帥,是以上限。

從某種角度來說,關羽遠不如張飛。

“慢慢想,慢慢想。”

“不急,不急。”

低聲喃喃念叨,趙梟眸中閃過一絲不忍。在他帳下,關羽已經不可能再複曆史上那般神威。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世不存完美。

樣樣都逞心如意,並不真實。

隨人生進程,昔日兄弟有的留下有的走。有的從生疏轉為親密,有的卻漸行漸遠,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正如月有陰晴圓缺,在命運安排下的筵席終將散場,留下者聚團。

離去者,別抱以怨憤,衷心祝願安好。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