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筆墨紙硯拿來,難不成名畫展連這些都沒準備?\"

??????

工作人員迅速備齊,還有一張上等宣紙。

\"我去……苟大師這是要幹嘛,難道現場示範?\"

\"唐伯虎的畫風誰模仿得了,估計就是隨便講講吧。\"

苟泊不理會周圍的視線。

手執毛筆,筆走龍蛇,先繪樹木筋絡,再“自下而上”填充樹幹。

不到五分鍾,一顆仿唐伯虎風格的鬆樹呈現眾人眼前。

鏡頭對準這一幕,所有人都驚呆了。

三位老者忙接過宣紙反複查看,這玩意兒若是加點做舊痕跡,恐怕都能當唐伯虎真跡賣了。

毫不誇張!

苟泊示意三人放下宣紙,再次揮毫潑墨。

這次卻改“自上而下”勾勒樹形,然後寥寥幾筆,樹幹飽滿起來。

又一顆鬆樹成型,與第一棵極為相似,卻又感覺某些細節不對。

這不就是……

之前三幅畫對比時那種微妙的感覺嗎?

\"臥槽……明明盯得很仔細,到底哪裏不對?\"

\"剛才誰說唐伯虎的畫模仿不來?也不看看咱們苟大師是何方神聖!\"

\"苟泊牛逼\"

……

……+無數

直播間的彈幕徹底沸騰了!

兩位老者還一頭霧水,但查燁老頭子已察覺不對。

\"筆觸……運筆……難道是這樣?!\"

\"現在才醒悟過來?\"

苟泊不屑一笑,繼續道:

\"唐伯虎對紙張用料非常講究,更不用說運筆和筆觸了,他幾乎是強迫症,每種畫風的運筆方式都不一樣。\"

\"山水畫中的樹木,唐伯虎通常是先畫樹幹經絡,再‘自下而上’填充樹幹質感。\"

\"真正高超的山水畫,講求的是意境而非具體形態,大師們從不急於框定形態。\"

嘶——

他指了指那幅《溪行圖》。

\"而這幅《溪行圖》,非但事先勾勒輪廓,更違背常規,自上而下填充細節,故而觀之總覺得別扭。\"

\"正是這些微妙之處,才體現了名家的匠心獨運!\"

苟泊一邊講解,一邊親身示範,引得全場震撼,眾人皆瞠目結舌。

\"太精細了!簡直細致入微!\"

\"苟專家,您真是細心得讓人無話可說!\"

\"我怎麼隱約感覺到大家在內涵他,可我又找不到證據...\"

這時,之前捧著殘畫的小牛氣喘籲籲地跑回現場,手中緊握著一份鑒定報告。

\"根據這殘片鑒定,這《溪行圖》竟是贗品!\"

全場一片嘩然!

苟泊依舊淡定飲茶,一切盡在他預料之中。

怎麼會這樣?

為何展覽前儀器檢測為真,一角鑒定卻又成假...

無疑,這是所有人共同的疑惑。

誠如苟泊所言,《溪行圖》的風格確與唐寅有所不同。

無論是現場觀眾,還是直播間裏的聽眾,都記得他親口說過的——印鑒與題詩均為真跡!

三位老者也連忙起身,接過了工作人員遞來的鑒定報告。

\"主辦方究竟在搞什麼名堂?展前說是真跡,現在又成了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