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術士解語天之母 胡公舉家遷洛陽(2 / 2)

胡夫人笑著輕聲說:“平日裏隻知夫君是個雷厲風行,驍勇桀驁之人,未曾想你也有如此小心細膩的一麵,看來,這孩子是降生來管你的呢……夫君,快給孩兒取名吧!”

胡國珍想起剛才仙境頻現,又有趙胡這樣的似仙人般的聖手搭救,便說:“就叫胡仙真吧。”

“胡仙真……真兒……好啊,我們的女兒有名字了!”胡夫人囁嚅著,累及睡去。

========================================================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又一季草長鶯飛,鶯啼燕喃。春雨後的洛陽都城

霧氣迷蒙,斑斕絢麗。自從新都設立,它的繁盛之景便大勝從前,街道兩旁,建築毗鄰。藤簷飛閣,雕梁畫棟。晨曦之中,人潮熙攘,各種商鋪沿街大開,河邊往來船隻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此時的洛陽皇宮,卻剛剛平息了一場疾風驟雨。魏國的第六位皇帝孝文帝,原名拓跋宏,雖為鮮卑族,卻特別喜愛漢族文化,不僅自己率先改名為元宏,改鮮卑姓為漢姓,還大力弘揚漢族文化,從民俗、語言、服飾、典章製度等方麵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漢化改革。洛陽因此愈發繁華昌平。而中宮太子元恂,卻對漢化極為不滿,趁父皇孝文帝出巡之際,不聽皇命,私自返回舊都平城,並殺害朝中命官,招來了皇帝盛怒,百杖太子並廢為庶人,於公元497年立次子元恪為皇太子,同年,廢太子元恂被逼自盡。冥冥之中,仿佛一個推手,駕著時間的洪流,將承載天機之人慢慢推上了那波瀾壯闊的曆史舞台。

洛陽城西,安靜地坐落著一處官宦宅院,門前青鬆掩蓋,草木蔥鬱,紅木淋漆的牌匾高懸門上,上題“武始候府”。繁花似錦的宅院內笑聲朗朗,清亮活潑的聲音,如百靈鶯啼,讓人不禁駐足。

“爹爹,你這樣的考法可難不倒我啦!要是我再射準了,你可要教我習武啊!”院中,一位身穿緞繡玉蘭窄袖衫,羅緞寬步千水裙,頭叉素色玉步搖的成年女子臨水而坐,慈愛地看著麵前身著碧綠煙翠裙衫,腳踩粉色雲履靴,手拿雕花小彎弓的女孩,隻見她肌膚勝雪,一頭如絲般長發隨風飄拂,細長的鳳眉,彎彎的鼻梁,粉腮微暈,雙目猶似一泓清泉,顧盼之際,靈動活潑,清澈純淨。

“哈哈哈,我的真兒果真出色,不過六歲的年齡,便可以百步穿楊了,為父欣慰啊!”,胡國珍看著遠處紅色靶心正中的羽箭,不禁感慨世事變遷。自從五年前承襲爵位舉家遷居洛陽來,真兒已經從繈褓嬰兒長成了美麗慧黠的小女孩了,六年來成長的點點滴滴,猶如昨天一般,感謝上天垂憐,如今女兒快樂成長,夫人因名醫的悉心調理,也重新恢複健康,腹中又有了第二個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羨煞旁人。隻是,這六年來,趙胡的四句偈語仍日夜縈繞心頭揮之不去,隻有青燈佛卷才能保住女兒,可是如何割舍的下。每次提及此事,不明白內裏緣由的夫人都舍命阻攔,他知道夫人最喜憂思,不忍她擔驚受怕,隻好將此事一拖再拖。

身邊的胡夫人挺著微微凸出的肚子,笑意盈盈地說:“真兒,來,娘給你擦擦汗,看你這小臉,都汗花了,像個小花貓。”

真兒蹦蹦跳跳跑過來,乖乖擦著汗,眼睛仍在認真地瞧著爹爹說:“爹,爹,你在想什麼呢?爹爹要說話算話,隻要我再射一次靶心,就要教我習武!”

胡國珍回神,抬手招女兒過來,看著站立在自己麵前的女兒越發出落的清麗脫俗,愛憐地問“真兒,爹爹在想真兒如此喜歡習武,爹爹找誰來教你呢?”

“真的!爹,還是爹爹疼我,娘親隻是喜歡叫真兒學習女紅,殊不知真兒最喜歡的就是研史通今的學問,還有就是和爹爹一樣的武藝呢!”

“真是傻丫頭,你娘教你的才是女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爹爹是拗不過你才讓你學的,誰知道我的真兒這麼聰明努力,把射箭練得這麼好。”胡國珍看見女兒汗浸上衫,擔心風大女兒著涼,吩咐奶媽楚蘭帶女兒先下去更衣。並答應女兒換好衣服去書房找他,然後見見師傅。胡仙真欣喜萬分,拉著奶娘飛跑,生怕晚了師傅就飛了似的。。

胡國珍看著女兒漸漸跑遠,轉身吩咐胡英道,快去請鄭克喜參軍來書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