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1995年,即將20了,一名普通的大二學生。和大多數大學生一樣,每天的校園生活都是庸庸碌碌,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和室友一起開黑玩遊戲。玩累了的話就逛逛網站,看看視頻,找些好玩的有趣的,可以打發一下空閑時間。我是北方人,來到南方上學,即使已經在這呆了一年多了,依然有些不習慣,宿舍六個人,五個都是南方人,總感覺和他們有些許的隔閡,北方人的一些性格在這裏仿佛無法發揮出來。不過這也無所謂,因為我本來就不善言辭,更不善交際,所以早已習慣了一個人。
根據我爸所說,我祖上八輩子貧農,我不知道這句話是真是假,但也不去追究,雖然高中時很多次被同學驚訝的問:你是農村的?我也隻能平靜的點頭。然後他們就會說一句:農村好啊。我也不知道他們話裏有沒有別的意思。我爸媽都是農民工,或許在某些人眼裏很受待見,但是沒辦法,誰叫我們沒有生在城市呢?仔細想來,城市人工作,農村人也工作,但是為什麼農民工這個詞就有些受待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小父母就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我以後可以走出農村,住進城市,做一個體麵的城市人。隻要是我想要的,父母都會盡力滿足我。這對一個出身於農民家庭,而且家庭經濟條件都不好的我來說是多麼幸福。我爸總說:慈母多敗兒,但是他對我也是很慈祥,反倒是母親在一些方麵對我比較嚴厲,如我的學習。我和父親和很多對父子一樣,很少說話,呆在一起的時候更多是沉默。但是我知道我的父親很愛我,我深深地知道。如同靜海深流。小時候的我很聽話,成績也很好,考上了市一中,全國百強中學之一,這對一個從未出過大學生的村莊來說還是比較轟動的,雖然我姐在兩年前也考上了市一中,寄宿在我家的表姐也在一年前考上了市一中。父親在南京的一家物流公司開半掛車,母親帶著我們三個,結果都考上了市一中,在村子裏母親立刻就成了名人,誰見了都說:紅英就是會教育孩子,三個孩子都上了市一中,那以後就是三個大學生啊。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農村裏比較常見的就是親人間的矛盾,我有個大伯,還有個小姑,用我們的話來說我大伯是混事的,盜過墓偷過錢搶過東西,年輕時候力氣很大,周圍幾個村子沒人能打過他,他也收了一群小弟,後來打起了村後的山的主意,山叫龜山,幾十米高但是綿延幾十裏路,有的是石頭,大伯就開始賣石頭,後來賣發了。開了個石料場,從此過上了富裕的生活,我們這一家八輩貧農終於是在大伯那裏終結了。小姑領來了個上門女婿,這個上門女婿卻是不消停,每天拈花惹草,生了不少事,這也是後來家庭矛盾的直接原因。爺爺為什麼會喝農藥自殺,我至今也不知道,那段時間家庭矛盾嚴重,大伯家,我家,小姑家,三方之間的矛盾糾紛鬧得全村皆知,這也是我上了高中後不敢回村子的原因。因為我總會感覺到別人在我背後說:他爺爺是被三個子女給氣死的。爺爺的葬禮後,一大家人圍在一起吃了頓飯,之後就再也不往來了,至於奶奶,住在老宅子裏,三方共同撫養。